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05殺妻證道(1/3)

作者:萬木春字數:6936更新時間:2023-10-28 18:35:12

    鄭義拍拍高立功肩膀,簡單安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高立功情緒不曾好轉分毫,歎氣說:“隻願老天可憐,明年無災無旱。”

    無災無旱可能嗎,鄭義搖頭,據標準時空曆史記載,明末陝西天災最少持續到崇禎十五年。別說明年,就是明年、明明年、明明明年,陝西一樣災禍無數。感慨間鄭義忽然想起什麽,猛然轉向高立功:“不對,米脂其他村落災害我理解,可米脂縣近郊離無定河才多遠?李鴻基家在無定河河西,你家在無定河河東,無定河又沒有斷流,你們兩家怎麽可能受災如此嚴重?”

    高立功苦澀歎氣:“李鴻基家中無地,以前靠為別人牧羊為生,後來應募銀川驛站為馬夫。馬夫辛苦些,但管吃管住還有一些薪俸,平日算是不錯,可近些年隨著旱災一年比一年凶,糧食也一年比一年貴,最貴時一石米能賣六七兩銀。李鴻基勉強還能蹭驛站飯食,可他還有婆娘要養呢,就驛站那點薪俸存著全用來買糧,也隻能夠他婆娘吃八月,一年十二月,剩下四月呢?今年夏日驛站裁撤了他不說,又誣賴他騎死三匹驛馬,一匹驛馬十多兩銀,三匹驛馬四五十兩銀,殺了李鴻基他也賠不起!”

    簡而言之,李鴻基失業同時又背負一筆龐大債務。

    鄭義點頭表示了解李鴻基窘迫,複又追問高立功說:“你家呢?”

    高立功回答說:“去年幸得李鴻基及時周濟,俺家留住幾坰山田,但田在山崖,灌澆艱難。一肩隻能挑兩桶河水,想全部澆完幾坰田難若登天,等秋收時,收獲的糧食還不夠繳稅。其實,俺家還算好些,俺好歹也算為官家當差,向衙門求求情,田稅折銀時也能少算點,把田間收獲的糧食藏在家裏。若非稅吏手下留情,俺家就是有田也不敢種,還不夠繳稅呢!”

    一則無水利,或者水利荒廢。

    二則遼餉攤派,田稅驟增數倍。

    鄭義若有所思,忽而又想起後世批評明朝邊疆屯田言論。明初因為邊防需要,明軍於陝北大規模屯田,“高山峻嶺,橫亙數百裏,土人耕種,鋤山為田,雖懸崖偏坡,天地不廢”“據深山為固巢,以林木為世產,延燒之一望成灰,砍伐者數裏如掃”。森林植被急速破壞導致黃河泛濫成災不說,因為田地質量惡劣,陝北農民自己過的也苦不堪言——事實上,陝西邊鎮糧食龐大缺口,仍需鹽引等政策自內地遠調。再說陝北氣候,陝北屬於幹旱、半幹旱氣候,本來就屬於幹旱水澇頻發地帶,尤其幹旱水澇常常發生夏秋兩季,正屬於農作物生長或收獲季節。簡而言之,無配套水利輔助,於陝北大規模屯田簡直是一場災難。

    陝北旱災頻繁,一旦遇上就是大規模減產,但與此同時田稅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明末萬曆末年以來,由於後金禍亂遼東,京師朝堂加征遼餉,經胥吏鄉紳層層拔毛之後,農民賦稅瞬間騰高數倍。一邊是旱災減產,一邊是賦稅連番,陝西大亂豈不在意料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