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09王者之正(1/3)

作者:萬木春字數:7040更新時間:2023-10-28 18:35:12

    鄭義鄙視衙差畏敵如狼,真心冤枉了米脂縣。

    鄭義覺得不過三五人規模持械騷亂,可在米脂縣衙眼裏,他卻是不折不扣的流賊猛虎。自崇禎元年以來陝西賊兵越剿越多,如今米脂縣之西之東之南山窩裏,不知盤踞多少官府無力剿滅的賊兵流寇。鄭義聚眾百數人,無論是周邊山窩裏賊兵先鋒,還是即將聚眾叛亂的新賊,皆是米脂縣不敢小覷的巨大威脅。

    話說,朱明製度,以文統武。

    常規來說,武官募兵必須由當地文官協調諸事,因此早在鄭義非法樹旗募兵時,已有戍兵衙差急報縣衙處置。

    案:明代州縣官吏編製可以粗略分為六等。

    第一等為主官,如知縣;第二等為佐貳官,如縣丞、主薄等;第三等為屬官與教職,如典史、教諭、訓導等;第四等為雜職,如驛丞等;第五等為吏典,如貼寫手、書手等;第六等為雜役。前四等地位高人數少,第五等人數稍多,第六等人數最多,為縣衙官府效力者,絕大多數都是第六等。

    衙役急報縣衙,消息轉了幾轉才遞給知縣;知縣沉吟良久,召主薄屬官議論得失,再命令戶房典史、兵房典史聯絡疑似有較深權貴背景的鄭義。糟糕的通訊條件,再加上官吏職責模糊,令米脂縣衙憑空浪費了大量時間。等典史悠悠出城打探鄭義詳細背景時,城門戍兵已經傳來最新警訊:不是官兵是賊兵,流賊來攻打米脂啦。

    米脂縣兵房典史一驚:“哪來的賊兵,西川的八大王,還是南麵綏德的王和尚、混天王?”

    戍兵對鄭義底細一無所知,於是拿李鴻基頂崗:“領頭的是昨日自官莊艾氏奴仆手中救出李鴻基的刺頭和尚,李鴻基本人也在城外。”

    米脂縣兵房典史呸聲說:“定是李鴻基狗奴惹的禍,與艾老爺作對就是叛亂征兆,早知如此,昨日就該一刀宰了。”

    兵房典史恨罵李鴻基之餘,一馬當先來到東城門觀察賊兵形勢,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祥和畫麵:驛站之側空曠地帶,泥瓦鐵鍋一溜兒連砌七八台,嫋嫋炊煙之間十餘青壯廚夫歡笑切肉炒菜煮湯,百餘名衣衫破舊窮民,不顧東冬嚴寒遵循鄭義意誌排隊等飯。

    兵房典史愣了愣,繼而罵說:“賊兵這是玩奸計誘我開門出擊?騙誰呢!”

    兵房典史指著鄭義模糊身影詢問城門戍兵:“賊兵有沒有喊話?瞧那賊頭刺頭無帽,莫非是綏德縣的王和尚?”

    城門戍兵回答說:“觀其賊首相貌,想來八成就是綏德縣賊兵王和尚。賊兵至今沒有人喊話,應是吃飽飯再來攻城。”

    兵房典史斟酌一番形勢,果斷縮頭推給上司決斷:“且等縣老爺來處置。”

    半刻鍾後,米脂知縣氣喘籲籲爬上東城門,可他有什麽辦法呢?鄭義剛剛拚湊的百餘麾下誠然無甚戰力,可米脂縣不也一樣?米脂縣內無正規軍駐守,持械的一些衙差、役夫大抵都是混飯吃的雜役,戰陣捉殺能力不比一群苦哈哈強多少。尤其賊首鄭義敢視官兵剿殺為無物,大咧咧在縣城眼皮底下募兵犒賞,必然心有所持啊。米脂知縣決定穩妥行事,毅然裁斷說:“王和尚生性狡詐,諸督撫總兵尚且捉他不易,怎會貿然饗食城外?必是賊子奸計。吩咐下去,無論賊子如何挑釁,絕不許有人貪功出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