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23同官之陣:賠本生意(1/3)

作者:萬木春字數:7814更新時間:2023-10-28 18:35:13

    崇禎三年正月之前,陝西諸巡撫總兵為了早日勤王,恩威並重清洗招降亂匪,流賊蔓延之勢為之一衰。

    崇禎三年二月至四月,朝廷名曰招撫卻又無糧賑災,饑民該怎麽饑餓還是怎麽饑餓。與此同時數萬精銳勤王京師造成陝西空虛,無數“已降”饑民流賊趁機再度舉旗叛亂,小股流賊或明或暗割據層巒溝壑之間,大股流賊因為陝西無糧可搶開始越過黃河殺入山西。

    陝西諸位統軍總兵,譬如寧夏總兵官尤世祿、延綏總兵吳自勉、陝西總兵官楊麒、臨洮總兵官王承恩、甘肅總兵官楊嘉謨,全部受製於己巳之變建虜入寇風波被朝廷留用京師,留鎮陝西本土的官兵因之彼此極難協調合力剿匪。同時陝西官兵軍費也是大難題,崇禎皇帝以“亦宜勤恤民隱,以圖公私並濟”批示,間接否決種種籌集軍費奏章後,陝西巡撫劉廣生幹脆利落借口老病撒手不管,一時諸事馳廢。三邊總督楊鶴隻能盡量防禦西安府以及重要城池,把流賊亂兵限製在延安、慶陽、平涼三府內山區自生自滅。所幸京師朝廷體諒楊鶴等文臣剿匪不易,五月間陸續任命賀虎臣為寧夏總兵官,任命殷體信為陝西總兵官,任命王用予為臨洮總兵官,協調陝西各鎮官兵集中剿匪。

    此後,就陝西全局來說形勢略略轉好,可陝北山脈溝壑仍是流賊天下。

    如今官兵亂賊對峙形勢大抵如此:

    延安府西北與延綏鎮、慶陽府邊界區域,內有數股流寇橫行,外有東套韃靼窺邊,官兵境遇艱難。

    延安府府城之南的甘泉縣,千餘流賊,官兵無暇追剿。

    延安府之東、之東北,官兵局勢占優,五月六月之間,都司艾穆率兵巡遊延川、青澗、米脂諸縣,逼降無數股小型流賊土賊礦賊,遷移神木縣、葭州縣荒廢區域,然而無糧賑濟的饑民流寇依然不斷劫抄求存。賊首王嘉胤甚至趁機拉攏這些離土饑民,攻陷明軍延綏鎮清水堡等營。

    更遠方的延安府東南,韓城等縣是官兵亂賊反複爭奪地帶。

    延安府之正南,明軍層層設防圍堵饑民流賊擴散,自南向北,耀縣、宜君縣各有駐軍,膚施縣南麵鄰縣甘泉縣亦正在集結兵力。

    鄭義曾特意搜集饑民流賊動向,可得來的情報令人無語至極。譬如如今名頭最響亮的王嘉胤,忽而在延安府東北,忽而在延安府西南,忽而在山西南部;又譬如名頭僅次於王嘉胤的王子順,前麵剛有人說他在山西南部攻殺州縣混的風生水起,後麵又有人報告說王子順在延安府東北降了都司艾穆;甚至前時傳來更奇葩消息,延安府東南西北四地齊時傳來太平王作亂消息。

    太平軍太平王,這是其他饑民流賊勢力對鄭義的稱呼。

    鄭義主力盡數集中膚施縣,哪來的精力四麵八方同時擴張?由此可見流賊旗號的荒唐。事實上此時傳言某地饑民流賊作亂,事兒或許不假,但其旗號卻作不得真。今時饑民流賊叛亂緣由在於缺糧,名譽尊嚴威望什麽的全都不在乎,隻要搶到糧食一切都好說。誰的旗號好用就用誰的旗號,自鄭義攻陷安塞縣以來,他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饑民流賊心中僅次於王嘉胤、王子順等老賊的風雲人物。

    陝西饑民流賊的戰鬥力,也由此可見一二。

    饑民流賊弱勢之時,太平軍攻克安塞縣再一舉拿下延安府府城的壯舉,勢必猶如平地一聲雷般驚動延安府,驚動陝西督撫,驚動京師朝廷。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無論鄭義如何應對,三邊總督楊鶴、新任陝西巡撫王順行必然視鄭義為大患,集中一切兵力圍殲太平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