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一幕 防空型襲擊艦(2/2)

作者:閃耀星塵字數:5900更新時間:2020-02-27 05:48:40

    按照羅傑的設想,他提出了一種古怪的輕巡洋艦來完成襲擊艦的任務,同時本著資源充分利用的想法,他還希望這種襲擊艦可以編入艦隊充當航母的護衛,為航母提供防空、驅逐敵方突入型艦艇的服務:

    動力方麵沒有什麽好的,襲擊艦麽,動力強勁可靠那是必須的要求,至少要能跑過前來追殺的重巡,雖然按照日本人二戰的表現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這都做不到,那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固定炮台得了,大洋是很危險的。

    防護方麵並無太多的要求,主裝甲帶隻要能夠抵擋17毫米炮正常交戰距離直接命中就好,重點區域略有加強可以抵擋155毫米炮,但剩下的艦艏艦尾等區域,裝甲隻能算是聊勝於無。

    反正按照設計的任務擔當襲擊艦時對手羸弱,這種裝甲足夠,而編入艦隊的時候它將常伴航母左右,不管是被戰列艦的巨炮點名還是被航空炸彈命中又或者是挨了幾條魚雷,即便將裝甲再加厚一個等級也沒用。

    這級輕巡洋艦最獨特的地方在它的火力上,按照華盛頓條約的規定,輕巡洋艦的主炮口徑不得大於155毫米,而這一級輕巡洋艦主炮的口徑則是150毫米——仿日本五式150毫米防空炮的高平兩用炮,三聯裝炮塔前三後三一共18門主炮!布置方式與日本“最上”級類似。

    日本在建造“最上”級巡洋艦的時候曾經要求采用155毫米高平兩用主炮,要求放空時仰角必須達到75度,射高至少18千米,初速980米每秒,但經過多年努力在俯仰角度、持續速射帶來的後坐力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隻好放棄。直到二戰末期為了應付b9的威脅才開發出大口徑的五式150毫米防空炮。盡管作為一款應急產品它的性能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再加上將由瓊崖方麵仿製生產,性能上不盡如人意也在所難免,不過羅傑對此並不介意,隻要使用可靠,性能差一些也沒關係,反正海戰時也用不到如此的射高,他隻需要150口徑大威力彈藥配上無線電近炸引信的範圍殺傷效果。

    而副炮則采用傳奇般的經典——美國k1型17毫米8倍徑高平兩用艦炮。雙聯裝炮塔左右各兩座。

    此外,還配有5毫米防空炮4座,對於口徑防空炮羅傑根本沒打算使用二戰期間的任何產品——性能全都不盡如人意,他準備研製一款5毫米六管加特林炮,靠著電機驅動的加特林防空炮可是現代艦船防空的標配,、4千發每分鍾的射速對二戰產品而言根本就是外星科技,而且加特林炮也沒什麽技術含量,穿了就是將原始的手搖驅動換成了電機驅動,隻要炮管質量過硬完全可以方便的研製出來。

    由此製造出來的輕型巡洋艦在麵對商船和護航艦隻時將具有毀滅性的威力,而在艦隊護航時的防空能力也相當出色,隻是為了那多達6座的三聯裝150炮塔,和出色的續航能力,它的排水量將鐵定超出萬噸大關,雖然隻是略微出頭,但也絕對是重巡級別的了,可是它的火炮口徑和裝甲又完全是輕巡標準,這也是這級巡洋艦的奇特和讓各國分類人員頭痛之處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