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章月夜臥龍穀(1/2)

作者:魯班尺字數:5690更新時間:2020-02-27 18:38:02

    “吳某愚鈍,實在是不明白。”這回吳道明真的是糊塗了。

    吳楚山人微笑道:“此刻夕陽已經落山,不如我們移步林下,月冷風清,盤膝小酌,如何?”說罷帶頭走出草屋。

    樟樹林下菜地旁,有一塊扁平的大圓石,石下正好撂著兩塊坐人的卵石。蔣老二已經擺放好了一壺酒和一盤贛北特產火烤山鼠幹,一股奇特的肉香飄散在山穀中。

    吳道明鼻子嗅了嗅,讚道:“此香直沁肺腑,想不到中原也有此美味啊。”

    “粵人善食野味,穀中無甚招待,臥龍穀中的山鼠專食各類昆蟲,都是蔣老二捕捉而來,冬食活鼠,夏食鼠幹,營養十分豐富,請不必客氣。。”吳楚山人介紹說。

    吳道明伸手撕下一塊冒著熱氣的白絲絲的熟肉,塞進了嘴裏,細細品嚐著。

    “唔,果然味甜肉滑,嶺南民間言其‘吃一鼠,當三雞’,吳某真是大飽口福啊。”吳道明邊吃著讚不絕口。

    此刻穀中林鳥歸巢,月上東山,清涼如水,吳道明一麵與吳楚山人對飲,一麵盤算著怎樣進一步打探穀中的秘密。。

    吳楚山人放下酒杯,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吳先生若有疑問,可以直言了。”

    “多謝,請問山人所說的守空陵是什麽意思?”吳道明問道。

    吳楚山人緩緩說道:“元朝末年,贛北鄱陽湖大戰,最終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奠定了明朝開國基礎,實際上這是一次風水上的較量,我想此事內中隱情吳先生應該有耳聞吧。”

    “山人莫非指的是‘太極暈’戰勝‘雙鳳朝陽’吧?”吳道明思索道。

    “嶺南吳道明果然是見多識廣,正是此番風水較量,朱元璋占了上風,開創了有明一代,至1644年清兵入關,共計276年。。而當時策劃這一場風水大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軍師劉伯溫。”吳楚山人說道。

    “嗯,青田劉伯溫堪稱一代堪與宗師。”吳道明點頭稱是。

    “可是劉伯溫早已看出朱元璋此人心術不正,‘鳥盡弓藏’,自己晚年必遭其毒殺,因此就留了個心眼,保留了一處可以克製朱元璋的風水龍穴,以伺報複。”吳楚山人解釋道。。

    “你說的是太極陰暈麽?”吳道明插話道。

    “不錯,正是用以克製鄱陽湖邊朱元璋母親所葬太極陽暈的太極陰暈。”吳楚山人點頭道。

    “太極陰暈就在這臥龍穀中?”吳道明血往上湧,興奮莫名。

    吳楚山人默默看在了眼裏。

    吳楚山人繼續說道:“劉伯溫派了幾名武功高強的青田家鄉子弟來此臥龍穀中,看守太極陰暈,此事極少人知道。這些青田子弟從此後就與家人斷了音訊,再也沒有回去浙東老家了,青田的親人都以為他們早已陣亡,家鄉甚至都給立了衣冠塚。。世事如雲煙,轉眼已經過去600餘年了,如今守陵人的後代就隻剩下蔣老二一個人了,仍在默默無聞的保守著這個秘密。”

    吳道明沉默了,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他不由得對蔣老二有些心生敬意了。

    “難道說,就一直得那麽守下去嗎?”吳道明問道。

    “不,直到有人帶來信物的那一天為止,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等了足足有600年了。。”吳楚山人歎道。

    “什麽信物?”吳道明脫口而出。

    吳楚山人瞥了他一眼,沒有回答。

    “對不起,吳某唐突了。”吳道明心下埋怨自己,人家保守了數百年的秘密,豈是外人隨便就可以打聽到的。

    一片雲彩飄了來,若隱若現的遮蔽了月光,月色顯得越發的撲朔迷離了。

    “寒生和那條大黃狗還在穀中麽?”吳道明突然間說道。

    吳楚山人默然了片刻,輕輕答道:“他們還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