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一章(1/4)

作者:魯班尺字數:9320更新時間:2020-02-27 18:39:18

    廬江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北臨巢湖,南近長江,背靠大別山餘脈,自古就是皖北的“魚米之鄉”。

    金牛鎮地處廬江縣西北,乃是一座千年古鎮,又名安城,始建於三國時代,原係東吳境地,屬西汝南郡,為著名抗日將領孫立人將軍故裏。

    集鎮東南,平地起峰,孤嶺聳翠,鍾靈毓秀,林木蔥鬱,四季常青,相傳因曾有“金牛”裂土麵世,因而得名曰“金牛山”。金牛山西南坡,樹木森森,明初曾在此處建有南陽寺,興隆於清朝,香火旺盛,晨鍾暮鼓,梵音嫋嫋,可惜古刹毀於民國年間兵燹,現僅存殘垣斷壁。每當夕陽西下,落霞嵐影,煙雲繞樹,登山西眺,雲蒸霞蔚,落日溶金,鋪撒長野,蔚成廬江八景之“金牛晚眺”。

    這一日黃昏,暮色中的縣城橫街朝墓巷走來一對青年男女,站立在清冷的風中參偈周瑜墓,四周行人稀少。

    周瑜墓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至今已經1500多年了。。墓地有封無表,平地起墳,以小車紋漢代大磚砌成,墓門向東,曆經千年,塚塌亭倒,石欄毀滅無存。原來墓正麵豎立有“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的石碑,碑麵兩側刻有一幅對聯,文曰‘君臣骨肉江東水,兒女英雄皖北墳’,文革期間,碑碎墓毀,僅留下衰草荒丘。

    “科長,孫立人將軍的祖籍就是這廬江啊。”李中尉感慨道。

    黃科長麵色凝重的說道:“檔案裏記載他的老家在20多公裏外的金牛鎮,縣城隻是他生活讀書的地方,長江流域倒真是人傑地靈之所呢,可惜了一代名將,竟然謀反,最後恐怕還不如周公瑾,可以千古留芳呢。”

    “那盧太官與孫立人將軍不知道有什麽關係?我們在台北也不曾發現髯翁道長與孫將軍有過任何接觸,科長怎麽就那麽肯定他們這次來廬江,就一定是與孫將軍有關呢?”李中尉問道。。

    黃科長笑了笑,說道:“自從20年前孫立人被軟禁了之後,他的一些部下始終心存不滿,今年蔣公辭世,有部分將領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上峰要我們加強對其監控,然而在這個敏感時期,髯翁道長受雇潛來大陸廬江找一座幾十年前的舊墳墓,本座不得不懷疑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與孫立人有關了。”

    “嗯,科長說的還是滿有道理的,他們估計今晚應該要到了吧?”李中尉欽佩的目光望著黃科長說道。

    “我們去郵局再給廣州站打個電話,看他們已經到哪兒了。”黃科長說道,他瞄著年輕豐滿充滿女性魅力的下屬,想挽起她的胳膊,但是不行,在大陸這樣做會引起路人注意的。唉,都已經是什麽年代了,這裏仍好像還是沒開化似的。

    吳道明一行當天傍晚來到了廬江,下榻在縣政府招待所。他們使用的是盧太官提供的假證件,其中有廣東省中國共產黨史研究辦公室的介紹信,每人還有一張附有照片的研究員工作證,在1975年的時候,大陸還沒有實行身份證製度。。

    在他們乘坐的長途汽車裏,一同下車的人流中還有兩個講廣東口音,並不起眼兒的中年男子,他倆是軍情局香港站大金牙在廣州的屬下,一路上跟蹤過來的。縣政府招待所大門對麵街上有一家名叫“衛東”的小旅社,那兩個人以采購員的身份住下來,旅社房間窗戶正好麵對招待所大門,便於監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