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 台灣製糖(3/3)

作者:常歡樂字數:8782更新時間:2020-02-28 00:35:02

    一般來說,雙磨石車製造黑糖,若全憑牛力與人力(用牛十二頭,煮糖工二十人),每日大概可以處理一萬斤的甘蔗,並於當日內煮成黑糖。

    這種黑砂糖和紅糖雖然各有妙用,奈何價值甚低,市麵上偶見的紅糖隻賣出了二百多文的價格,如果白糖上市,擺出十貫的價格怕也會有人購買。不過,這北宋末年的生產力不足以支持盧俊義用現代化學工藝從赤糖裏麵提煉出白糖,隻能用土法,這個就要靠唐田等製糖工人的反複摸索,直至找到適合這個時代的加工方法。

    先是取出赤糖中顆粒大而完整、比較不幹淨的顆粒,裝入漏鬥狀的陶缸中,淋上一遍又一遍的黃泥水,使黑渣順孔流出,上層的糖自然變白,愈上層愈潔白,就是白糖。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取出上層的白砂糖,中層的黃砂糖,下層的褐砂糖(這種褐砂糖比未經精練的黑砂糖好不到那去,但多少顏色淺一點,可以賣的貴些)。

    至於流出的黑色殘渣則稱為糖蜜,可用來釀造酒。釀出的酒之過濾後,兌上以米釀造而成的米酒,即可飲用或作為料理用酒。兌米酒比例大概是米酒六,糖蜜酒四。

    而蔗汁加石灰沉澱後的泥漿稱為“濾泥”,是極佳的肥料。蔗渣是甘蔗壓榨過程中所殘餘的廢棄物,糖場可以回收曬幹後當柴火煮糖,甘蔗枝葉與蔗皮也是主要燃料來源。基本上,製糖燃料無須外求。事實上,往往因為蔗渣太多,可以將多餘蔗渣當堆肥使用。但後來發現蔗渣其實是可以拿來製造紙漿的,便拿去做了紙漿。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設想的很好,但就在製糖業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在甘蔗園的經營上就出現了問題。盧俊信向盧俊義飛鴿傳書匯報稱:“這些蔗園我原定的是全部屬於義軍所有,蔗民隻領取薪水,卻發現種植甘蔗的百姓們遠遠不如那些屯田勞作的百姓勤勞。唐田獻策改蔗園為私有,即可激發百姓幹勁,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盧俊義接到這份信,不禁想起了其他作物尤其是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屯田事宜,深感盧俊信遇到的問題也普遍存在於山東、蘇北和其他海島上的屯田,包括民屯和軍屯。那些屯民和屯兵都沒有自耕農勤勞,甚至還不如佃戶。

    盧俊義就這個問題征求過後勤部總管蔣敬、後勤部屯田司主管陶宗興(建設部工事司主管陶宗旺之兄,通曉農事)二人的意見。(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宋之梟雄盧俊義》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