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中蘇裂痕(2/2)

作者:樣樣稀鬆字數:5554更新時間:2020-02-28 04:14:10

    吳銘對於杜勒斯地聲明在政府會議上私下評價道:“前麵很硬,後麵就軟了,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然而中國突然采取的炮擊金門的軍事行動卻觸怒了莫斯科,引起了赫魯曉夫的強烈不滿,其原因在於:第一,事前中國絲毫沒有向蘇聯透露早已謀劃的這次行動。赫魯曉夫認為中國的這種違反常規的做法不啻為對盟國的蔑視和侮辱。第二,毛ZD有意向蘇聯顯示中國可以獨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地內部事務,無須向別人請示或與別人協商。第三,炮擊行動本身充分表明中國不讚成蘇聯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對外政策。毛ZD認為,中國也可以搞“戰爭邊緣政策”,因為“國際緊張”實際上對美國不利。第四,中國拖延向蘇聯提供在台海危機空戰中獲得的一枚美國“響尾蛇”導彈,這使赫魯曉夫憤怒不已。總之,在赫魯曉夫看來,毛ZD根本無視同盟的存在。

    中國與蘇聯的對外政策越走越遠,越走走背離。蘇聯當時從蘇共“二十大”以後越來越傾向於對美國采取緩和政策,特別是1954年蘇聯地氫彈試製成功以後。很多蘇聯專家給蘇共中央寫報告,他們認為從現在開始絕對不能再打仗,一旦打仗就是人類地毀滅,有很多分析的數據和理由。他們說主要是不能解決第一次打擊地問題,對方就可以反擊,隻要反擊就是兩敗俱傷。這對赫魯曉夫的影響特別大,他認為到了現代社會,至少是大國之間不能再爆發戰爭,一旦爆發戰爭就是核戰爭,如果是核戰爭就是人類的毀滅,所以他要求緩和。再一個就是1956年蘇共提出發展經濟,要發展經濟就需要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基於這一點,他反複地強調要緩和,不要什麽事兒都跟美國人吵架,通過談判提出來什麽限製核武器問題呀,什麽禁止核試驗,他都去參加,高峰會談啊,日內瓦跟艾森豪威爾會見之類的。但是當時中國不行,特別是1957年以後,毛ZD認為緊張的狀態才能推動革命的發展----這都是他的原話,他認為緊張的狀態一方麵可以刺激美國,可以拴住它,不讓它去鎮壓全世界各地的革命運動。你看,我這一打炮老美就緊張了,他一緊張,就把他的軍事力量都調到台灣海峽來,其他的什麽黎巴嫩、中東的革命就蓬勃發展了。另外也能刺激中國的生產。根據這種思路,他就認為緊張沒有什麽可怕的,戰爭邊緣政策沒有什麽不好的。說實話,毛那種革命的激情反映到對外政策上就是一種衝動,就是要跟美國對著幹,你怕,我不怕。正如後來毛ZD在一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所說的:我們不怕鬼,所以炮擊金門,赫魯曉夫怕鬼,與美國人妥協。一個人的抗日 龍騰南洋 第六十六章 中蘇裂痕

    如果您覺得《一個人的抗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