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一章 竹蜻蜓(2/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226更新時間:2020-02-29 05:33:28

    “那用這麽麻煩,老幺你到裏麵捉一把牙簽出來,從中間平整砍下來就行了。”周福榮開口道。

    其他人眼睛一亮,這的確是好方法。楚家強開口道:“也可以,但牙簽質量就差一點,很容易斷。這些果實隻能插一次,也就是說必須一步到位。不然,裏麵就會鬆動,轉動的時候沒有力,帶動不了果實。”

    大家一聽,也感覺有道理,是自己等人想當然了。

    楚家強看見還有一些竹料,幹脆另作一個小玩意。他先做出一根竹片削成長20厘米、直徑4至5毫米的竹竿。接著將一塊竹片做成一片長18至20厘米、寬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間打一個直徑4至5毫米的小圓孔。然後在小孔兩邊對稱各削一個斜麵。

    “強盜,你現在做什麽?”葉彩萍問道。兩人的關係雖然已經確定,但葉彩萍還是習慣姓叫楚家強強盜,因為這,還不少被她老媽沈倩責怪。隻是楚家強根本不在意一個稱呼,也就隨她叫。而且,叫強盜反而感覺親切,叫名字就顯得見外了。

    楚家強還沒有回答,一個村裏的孩子就高興地說道:“強叔在做竹蜻蜓。”

    “竹蜻蜓?”不少人都沒怎麽聽說過。這稱號可能就隻有農村人,或者老一輩會知道。其實竹蜻蜓很多地方都有流傳,現在城市其實也有,隻是不是竹子做的,而是塑膠做成的。

    竹蜻蜓是我國古代一大發明。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鬆,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旋轉好一會兒後,才會落下來。這種簡單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傳教士驚歎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中國螺旋”的形狀和原理發明了直升機的螺旋槳。

    它其實就隻有兩部分,一是竹柄,也就是那根20厘米長的小竹簽;二就是“翅膀”,也就是那片竹片。竹片兩邊對稱各削一個斜麵,能起到竹蜻蜓隨空氣漩渦上升的作用。楚家強將竹柄插到“翅膀”中間的小孔,一定要插穩,不能鬆動,不然也轉動不起來,跟前麵的小陀螺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一個完整的竹蜻蜓就出現在大家眼前,其外形呈T字形,橫的一片像螺旋槳大家就覺得眼熟了。楚家強用雙手掌夾住竹柄,快速一搓,雙手一鬆,竹蜻蜓就飛向了天空,當升力減弱時才落到地麵。

    “原來這就是竹蜻蜓,外麵也有賣,不過是工廠用塑膠製作的。而且還有一種更先進的,多了一根繩子,繩子纏在上麵,捉住柄,猛拉開繩子,那翅膀就能飛起來。而且人家的翅膀應該是加入了熒光,晚上會發光。”一個遊客馬上就認出這種玩具了,在都市,一些大廣場,就經常會看見這些小玩具,深得小孩子喜愛。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隨身山河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