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九章 唱大戲(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536更新時間:2020-02-29 05:36:01

    萬家跟洪家的其他成員也到了,他們早上出發,趕過來跟兩老在異地團聚。沒辦法,總不能讓老人家一把年紀跑回去迎合他們吧?尤其是洪家,小寶還在接受治療,更加不可能跑開的。

    看見老村長滿麵榮光地經過,楚家強笑問道:“村長,戲台搭建好了?”

    今年村裏麵有不少財政收入,於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請來一班戲班,準備唱大戲。這在楚家寨也是頭一回,以前,看大戲要逢年過節到比較富裕的村子看。如今,風水輪流轉,終於到楚家寨風光一把,老村長能不榮光滿麵嗎?

    “嗬嗬!搭建好了,大家幫忙,也沒多大事。”老村長走進來,立即就有人倒茶了。

    唱大戲,可能也就還有京城那些氣氛比較濃厚的城市,以及這些小山村還有市場。在其他城市,一般人都喜歡到電影院看電影,都快忘記了這一項國粹了。

    唱戲是指包括對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戲曲表演藝術。唱戲需要很多技巧,唱戲也是主張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圍和橫膈膜即有膨脹感覺,但千萬別去下死勁膨脹它。

    京城的人喜歡京劇,咱們粵省的自然就是粵劇了,其實也是一類,隻是南腔北調而已,口音不一樣。

    說起唱戲,粉絲可能就隻剩下老人家了。年輕一代,大家都是唱流行歌曲,對於那種怪異的腔調都不喜歡,這跟時代有很大關係。因此,現在國家為了保護這項國粹,隻好引進課本裏麵,從小培養小孩子的興趣。對於像楚家強這些80、90都是沒指望了。

    另外,唱戲不和唱歌一樣,這可是真功夫,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學成了人們唯一的出路,所以外出求學就業成了一大主題,學戲的人沒了,會唱戲的人少了,久而久之,唱大戲已經成了曆史與我們揮手而去。

    在古代;唱戲被人們視為卑賤的職業,社會地位低下,而男尊女卑的社會製度令女姓更不敢越雷池半步,誠惶誠恐的女人為了維護僅有的一點尊嚴隻能謹言慎行,豈敢引亢高歌。

    但在娛樂活動非常單一的古代社會,戲曲又是重要的娛樂項目而深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所以唱戲的重任就落在了男人的肩上。今天我們所欣賞到的每一段優美的旋律,都融匯著古代戲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當然,像楚家寨這樣的小村落,自然請不起那些名流戲班。大家聽的都是山梆子戲,嗓子好是村子特有的水土養育的,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梆子戲更是口口相傳。所謂山梆子戲是與“京梆子”相對比較而言,山梆子戲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近200年的曆史,是一種民間特色劇種。

    “今晚什麽內容?”楚家強問道。在農村,其實對唱戲還是挺有興趣的,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會去看。老人家是真正的欣賞,孩子則是好奇、湊熱鬧的心理。

    “青衣戲《武家坡》”老村長回答道,這場戲他比較喜歡。

    傳統戲的內容,大都是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市井庶民的生活。依據曆史、服裝頭飾產生了京劇旦角扮相的程式。如:青衣,在京劇中大都是正旦,扮相要端莊大方,眉眼的勾畫要清秀,以鴨蛋形為一般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