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九章 磨豆腐(2/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560更新時間:2020-02-29 05:37:19

    “一時失手,不足為奇!千裏馬都有失蹄之時,是吧?”陳武立即找借口。

    二嬸將黃豆一勺一勺地放到磨石上麵的孔裏麵,被輾碎的黃豆粒從周邊出來,順著磨石外層的一條溝滾到下麵的盆子裏麵。

    “這家夥是不是不會磨豆腐呀?怎麽出來的不是豆腐,還是黃豆呀!”李泉扶了扶眼鏡,發現出來的不是豆腐,立即懷疑道。

    “這你就不懂了,豆腐不是馬上就能磨出來的。這一步叫做脫殼,也就是將黃豆外麵的殼去掉,這樣出來的豆腐才會更嫩。下麵還有好幾個程序,所以我說磨豆腐也是很複雜的。”楚家強解釋道。

    萬老夫人等人點點頭,這種熟悉的場麵,給他們感覺非常好。她跟這些年輕人解釋,除了脫殼,下麵還有浸泡、磨豆漿、過濾去渣、煮沸、加壓成型等。

    脫了殼之後,要先讓脫殼幹淨的黃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個小時,這樣磨出來的豆漿才會鮮,也容易一些。

    磨豆漿,用人力轉動一台石磨,伴和著清水將黃豆片磨成豆漿,通常由兩個人艸作,即一人用一支礱臂不停地轉動石磨,一人負責加料黃豆和水。

    過濾去渣是用一個密實的麵粉袋裝上豆漿,然後用力將漿液擠出流進一隻木桶。流到木桶的就是純豆漿了,還裝在袋裏麵的則是豆渣,在楚家寨叫豆腐頭,可以用來喂豬等,人很少吃,除非是以前非常困難的時候。

    這個時候,農村的人一般都會留出一部分純豆漿,用來煲豆漿粥,味道也是一流,反正楚家強挺喜歡。

    隨後將純豆漿倒進一個大鼎,經煮沸後裝進一個按比例配以石膏水的木桶裏,並用一支木槳攪勻,然後讓其冷卻凝結。

    當煮沸的時候,喜歡喝豆漿的人可以動手了。冷卻後,喜歡吃豆腐花的人也可以動手了。

    最後,取幾塊長約60厘米寬約60厘米深約4厘米的槽形木板,板麵呈方格狀,並各墊上一塊白布,然後用貝殼瓢將已凝結的豆腐花舀到幾塊木板槽裏,用槽裏的白布蓋住,再壓上一塊木板和石頭,令其減少含水量並成形,一個多小時後,搬開石頭和木板並將其反轉過來,除去白布,一板乳白色呈方格狀的豆腐便新鮮出爐了。

    “嗯!這豆漿不錯!比外麵的要純,好喝!”周福榮等人喝了一碗,舔了舔嘴唇,眼睛望向那個木桶。

    “別看了,再喝下去,大家今晚不用吃豆腐了。”楚家強十分無語。

    “嗬嗬!一會喝豆漿粥,也是很不錯的。”二嬸見大家喝得歡喜,她自然也就高興。這些城市人,她最怕就是自己農村的口味不適合他們。但經過這些曰子的接觸,發現他們並沒有不滿,反而挺喜歡鄉村的味道。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隨身山河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