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一章 香火店(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752更新時間:2020-02-29 05:37:21

    三月中旬,一年一度的春分又到了。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南方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在農村,春分是一個忙碌的曰子。接近這天的一段時間,農民都忙著春耕。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區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注意防禦晚霜凍害。

    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區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經開始,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要注意在冷空氣來臨時浸種催芽,冷空氣結束時搶晴播種。

    群眾經驗說:“冷尾暖頭,下秧不愁。”要根據天氣情況,爭取播後有3—5個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開始抽芽,應及時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蟲害,力爭茶葉豐產優質。

    除了是一個育秧春耕的曰子,在楚家寨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祭祖,當地人叫“拜山”。可能很多地方都是清明祭祖,但楚家寨不同,真正隆重祭祖的就有兩個曰子,分別是春分跟秋分,大家可以選擇任何一個進行,很少人說會在清楚祭祖的。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也就是祭祖。

    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在春分、清明掃墓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近些年來,祭祖的風俗雖然受到近代文明的強烈衝擊,但這也不全是壞事。傳統的祭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給環境帶來汙染和破壞。就拿放鞭炮跟燒紙錢來說。放鞭炮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燒紙錢不小心的話,造成火災等等。

    因此,城市很多地方都逐漸流行一些比較文明的方式拜祭祖先。比如說在墳前默哀,植樹,獻花等等。

    其實,對先人最好的祭奠形式,還是繼承先人遺誌,努力幹好本職工作,關愛家庭成員,與家人和睦相處,和和美美過好每一天。

    相反,如果整天吊兒郎當,吃喝瓢賭,打紅鬧黑,卻忘了在清明節給亡去的先人祭奠,要是那樣,無論燒多少紙錢,擺多少貢品,先人的在天之靈,都不會安息的。

    “這兩天雨停了,盡量將山拜完了,省得以後麻煩。”二叔跟大家說道。這次拜山,除了楚家強跟二叔那裏,還有一些堂叔堂伯,大家都是同堂,以前是同一個祖宗的。因此,沒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聚一聚,商量拜山的事情。

    “嗯!二哥這話沒錯,天氣預報說,過段時間又要下雨了。這事情,還是宜早不宜遲,趕緊辦了完事,我家還沒育秧呢!”楚家強一個堂叔開口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