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八章 山歌(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7144更新時間:2020-02-29 05:37:57

    不知不覺,楚家強腰間的那個竹簍已經滿了,於是就跟小鬆鼠休息起來。

    “喂!你小子終於累了?”周福榮開口道。目測這家夥那動作,真是讓人自卑,所以這個時候不由開口打擊一下。

    “我的已經摘滿了,當然就得歇一歇了。”楚家強笑道。

    剛高興的周福榮頓時高興不起來了,吃了一個蒼蠅一樣難受,愣是說不出話來,這次自討沒趣。其他人也是嘴角一抽,均選擇沉默起來。跟那家夥比,純屬是打擊自信心。

    “小鬆鼠,快過來,幫忙摘。”葉彩萍對站在楚家強肩膀上的小鬆鼠開口道。

    小鬆鼠看了看葉彩萍,又看了看楚家強,見楚家強沒有異議,這才跳過去。

    大家正在其樂融融地采茶,這時候,周福榮一時興起,清了清嗓子,張口就唱起來:“天頂哪哩落雨仔呀彈呀雷囉公伊呀!溪仔底哪哩無水仔呀魚囉這個亂呀撞囉啊……”

    楚家強等人愣了一會,陳武小聲罵道:“你小子發什麽神經?嗓子不舒服?”

    “呃!你們都沒有聽過?”周福榮驚訝道。

    萬老夫人等人立即笑道:“應該是采茶歌吧?沒想到還有人會唱,尤其是你們這些年輕人,不容易呀!”

    對於周福榮唱的那兩句,她們當然清楚了,盡管唱得非常不對調。

    相傳,這首歌曲的原始作者是唐朝宮中一位歌舞大師雷光華,他因某事觸犯了唐明皇,而潛逃至江.西、福.建交接的山區,隱姓埋名,以種茶為生。在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中,將自身的歌舞才華和采茶動作融合,因而創造“采茶歌”開始融入茶農生活。

    不僅有采茶歌,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采茶舞!

    “采茶歌?山歌嗎?”楚家強一怔。這種歌他們楚家寨沒有,但村民很喜歡山歌,也就是劉三姐唱的那種。村裏麵,很多都是劉三姐的歌迷,時不時也會哼幾句。

    楚家強記得,劉三姐的山歌也是在茶地裏麵唱的,所以將這采茶歌就當成山歌了。

    “采茶歌跟山歌不同,但也應該屬於山歌的一種吧!”洪老笑道。

    山歌是中國民歌的基本體裁之一。凡是流傳於高原、山區、丘陵地區,人們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慰自娛而唱的節奏自由、旋律悠長的民歌。

    另一種看法認為,從體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傳唱的牧歌、讚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漁民唱的漁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儀上唱的‘哭嫁歌‘,也都應歸屬於山歌。

    因為它們同樣具有在個體勞動中詠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娛自慰等基本特征。一般來說,這種廣義的山歌概念更有助於我們對山歌體裁藝術特色的理解。

    “說起山歌,你們南方的才是精髓,尤其是客家的山歌,很多人喜歡。”文教授笑道。

    他跟大家介紹:“客家山歌是隨著客家民係的形成而形成並發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邊文化影響的產物。”

    隨後對大家說,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產生於客家勞動人民中間,人們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鏟鬆油、挑擔及田間勞動時,或為尋覓同伴,以驅野獸強盜;或為消除疲勞對歌打趣:或訴幽怨;或泄憤懣;或表男女愛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來表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