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章 做欖角(2/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600更新時間:2020-02-29 05:40:17

    沒發現每次五叔公看見這兩個家夥去找他要工作,都是眼皮直跳的嗎?為了這事情,研究院那些人也是捉頭皮。每天都要上百斤肉,上百斤蔬菜這樣啃,村裏麵也就是楚家強等少數人能夠承受得住呀!

    回去之後,二嬸已經燒好水,大家將烏欖倒進鍋裏,浸泡一會。楚家強撈起來一個,輕輕一捏,發現已經很軟了,馬上撈起來。

    大家就圍在一起,前麵都有一根細線。他們要做欖角,就用細線在中間纏一圈,就能很輕鬆將烏欖的肉切成兩半。

    “現在可以吃了吧?”周福榮聞起來感覺挺香,於是問道。

    “可以了,現在就是熟了。”也有的人就喜歡這樣吃,尤其是那些孩子。最好就是曬幹之後,然後用瓦鍋燉過,或者炒過,用來下粥,農村一般都是這個做法。

    猴子見周福榮直接吃,也偷偷拿走一塊,塞到嘴裏。不過,可能不是它喜歡的類型,所以沒有繼續拿。

    “這些欖核去年四五塊錢一斤呀!聽說,人家收去要裏麵的欖仁,做月餅的。”二嬸說道。自己中秋節吃五仁月餅的時候,就能看見欖仁的影子。那時候,村裏多的人,能賣幾千塊。

    “二嬸,你小看了欖核的作用了。四五塊錢一斤收走,僅僅是拿欖仁做月餅,不覺得虧嗎?”周福榮說道。他是很清楚欖核的作用的,跟大家解釋:“除了欖仁做月餅之外,這些殼作用更大。它們可以做成很好的活姓炭,以及核雕。”

    根據他的了解,欖核取去仁後剩下來的核殼是一種很好的燒料,潮.州“功夫茶”功夫之一就是火炭,一般認為最好的炭,是欖核炭,其次才是“楝子炭”,取其火猛耐燒,少燼無雜味。

    另外,在粵省,欖核的核雕可是很出名的。欖核雕刻是粵省有名的手工藝之一,藝人們用它可以刻成船隻、花籃、人物、動物等等。一粒欖核刻成的船隻,其上有樓閣、人物,甚至器皿服用,應有盡有。這些核雕,是傳統的出口工藝美術品,此外也有人用它治印,隻是不流行罷了。

    “你們粵省,這些橄欖類似乎真的很受歡迎。我在省城的時候,他們不是很流行什麽雞公欖嗎?”有個人突想起,自己在粵省省城街頭,就看見有人腰間挎著一個色彩繽紛的大公雞模型,裏麵裝著一些雞公欖,拿著一個嗩呐,一邊吹,一邊賣。

    “嗬嗬!聽你這樣說,好像還真是。這些橄欖類的果實,好像真是粵省比較流行。”楚家強一聽,感覺還真是這樣。

    雞公欖自己也吃過,那時候隻是好奇。據說,雞公欖是是省城著名特產小吃,實際上就是粵省特產白欖,是用上好的白欖經過複雜的工藝醃製加工而成的。有甜的、有鹹的、還有辣的,甜的是和順欖,鹹的是甘草欖,辣的是辣椒欖。雞公欖入口清甜爽脆,回味無窮,為廣府人普遍喜愛的傳統糖果。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隨身山河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