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七七章 儒生誤國(3/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240更新時間:2020-03-01 06:44:58

    另一個顧慮是他的三個兒子還滯留京裏呢,一旦自己謀反,三子必然被誅。為此他上書稱病,請求遣還三子。這時齊、黃二人的意見又衝突了,齊泰主張將三子扣為人質,黃子澄則認為不如放還,打消燕王的疑慮,待朝廷布置妥當,再派兵突襲、一舉成擒

    已經找不到比‘白癡,更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黃兄了。當是時,他老兄已經將燕王封地所在的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全都換了個遍。又以出兵山海關為由,調走了燕王的一半精兵,變相的收其兵權。在五個兄弟相繼被做掉的背景下,這些劍拔弩張的布置,燕王就是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朝廷的用意?而黃子澄居然以為放還燕王之子,便可以瞞住燕王,簡直是掩耳盜鈴、愚不可及你已經把人家的兄弟都幹掉了,已經對人家監視居住了,還指望麻痹人家?如果他不是被朱棣收買的,那就是白癡一個。而曆史已經證明,黃子澄是忠臣,所以他是個純粹的白癡

    前麵過,遇到齊、黃意見相左時,建文帝總是聽後者的,於是放了自己的堂兄。但這種意見也能言聽計從,不得不一句,果然還是白癡與白癡之間,有共同語言。

    等三位王子返回北平,燕王喜出望外,連呼‘助我也,自此再無顧忌,開始緊鑼密鼓的謀反

    此時雙方實力對比之懸殊,如螞蟻之於大象。建文這邊是朝廷的數百萬大軍、全國各省的人力財力,而朱棣起兵時,隻有嫡係的八百衛士,僅占領北平一座城池,糧草、兵器、財政,全靠這座孤城支撐。這種情況下,建文都能輸掉江山,真要把太祖皇帝氣得從孝陵裏爬出來。

    毫不誇張的,朱棣能以一城奪去下,他本人的強悍並非主因,還是靠他的對手實在太愚蠢

    譬如朱棣準備造反前,便有北平的大臣向朝廷告密,於是建文決定向叔叔動手,當時北平有朝廷的重兵,將領也是忠心耿耿,朱棣隻有王府裏的八百護衛。誰知一夜之間,結果北平卻被朱棣奪了……原因竟然是建文的密旨裏,沒提到捉拿朱棣,隻捉拿其下屬,搞得圍攻王府的將領不知所措,白白犧牲,軍隊全部投降了朱棣……

    再比如一開始平叛的耿炳文老成持重,看穿朱棣的弱點,準備將其耗死,結果黃子澄以為他作戰不利,老邁不中用,便讓建文換上年輕氣盛、起兵法頭頭是道的李景隆……建文帝那麽大學問,肯定知道紙上談兵的典故,耿炳文是太祖皇帝留給他守江山的廉頗,而李景隆就是那個二世祖趙括,結果也和長平之戰一樣,五十萬官軍被三萬燕軍打得落花流水。(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