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二二章 撈人(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542更新時間:2020-03-01 06:45:22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從下西洋中得到的實際好處,要超過付出的成本,隻有這樣,人才會有重複的動力

    秘密就在他父皇朱元璋,那道‘片木不下海,的禁海令上。農出身的太祖皇帝,哪怕能作出‘邊彎月是釣鉤、稱我江山有幾多,、‘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這種豪邁千古的詩句,但在對著那片浩瀚的海洋,還是會產生深深的恐懼,下意識認為自己無法掌握。繼而開始擔心,要是大明的子民逃到海上去,自己豈不無能為力?

    怎麽辦?好辦頒布禁海令,片板不下海,誰都不準出海,這不就沒問題了

    太祖皇帝所定的國策一向如此,自己覺著沒問題,那就這麽辦,根本不鳥別人的意見。禁海令便以對付倭寇的名義頒布下來,誰知騷擾沿海的倭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從海上搶到了陸上,從遼東到廣東,都曾遭到倭寇的侵略

    朱元璋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越是嚴加海禁,倭患就越嚴重呢?

    還是道衍和尚姚廣孝解開了這個謎團。當年朱棣在藩邸時,有一次消滅了侵犯北平的一夥倭寇,不可思議的提起這個問題,道衍告訴他,一切都是因為那道禁海令。要知道,浙江福建廣東一代,有悠久的海上貿易曆史。從唐朝開始,海商們便將國內的無數出產,遠銷到朝鮮、日本、南洋、乃至更遠的西洋等地,亦將海外的出產販運到國內,獲利巨萬,遂成巨富。

    尤其到了南宋和元朝,海外貿易更是到達巔峰,乃至朝廷的半數歲入,皆來自海上。同時閩浙廣東的大海商也富可敵國,發展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比如泉州的蒲家、崇明的朱家、嘉定的張家……這些曆史悠久的大海商甚至成了豪門。而太祖皇帝一道禁海令,便禁止他們出海,就算這些海上家族,能金盆洗手,上岸老實過日子,他們麾下的巨艦、水手也能不答應

    好比一條大江,本來滔滔東流,偶爾汛期為害,也能滋潤兩岸百姓。若你非要把河道堵上,那江水凶猛,逃出河道、泛濫起來便會淹沒兩岸的田舍村鎮,為害百倍。禁海令也是這個道理。

    結果不少海商就這樣被逼入大海,成了大海盜,為了不連累國內的親人,他們往往剃發易服,裝扮成倭人來掩蓋身份。有了這些對國內了若指掌、又勢大財雄、裝備精良的假倭寇加入,倭患不愈演愈烈才怪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