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89章 河套危矣(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8748更新時間:2020-03-01 06:55:02

    於是韃靼人的部族迅膨脹,短短兩年時間,就恢複到十幾年前的鼎盛時期,阿魯台父子的野心自然也迅隨之膨脹,洪熙二年冬,他們擁立黃金家族的後裔阿台王子即蒙古大汗位,號稱阿岱可汗。

    然後名為可汗實為傀儡的阿岱,封阿魯台為丞相加太師銜,命他統帥蒙古各部,早日恢複蒙元!

    有了阿岱可汗這麵大旗,阿魯台更加可以放開手腳,征服蒙古各部了,在統一了大漠南北後,他又盯上了河套地區。

    河套,乃是黃河的‘幾’字彎及其周邊流域,乃是黃河衝擊而成的大片平原,由‘西套’銀川平原,和‘東套’河套平原組成。‘東套’河套平原,通常又被分為‘前套’土默川平原和‘後套’巴彥淖爾平原,占地極其廣闊,更重要的是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堪稱塞上江南。

    自古就有所謂‘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法,黃河及其眾多支流環繞著廣袤的河套平原,在幹旱少雨、土地貧瘠的西北地區、造就了這個宜耕宜牧的魚米之鄉。

    永樂十三年,朱棣將河套賜給了千裏南歸的博爾濟吉特部在河套定居,距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時間裏,和順長公主寶音琪琪格背靠大明朝廷的支持,尤其是王賢的全力相助,博爾濟吉特部自然迅展壯大,如今已從當初的兩三萬人,增長到二十餘萬之眾。再加上不斷吸引蒙古各部來歸,和順長公主寶音旗下的蒙古人已經有四十餘萬。

    更重要的是,在王賢的協助下,寶音分別在土默川和昆都侖建造了兩座城市‘大王城’和‘寶音城’,宣布在這兩座城市中經商做買賣,免征一切賦稅。並將百萬畝適宜耕種的土地分給願意前來河套定居的漢人,還免費提供給他們耕牛和種子。

    這在民生艱難的永樂末年,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許多在內地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攜家帶口遷到河套定居。在確定寶音沒有撒謊後,有些人甚至又返回內地,將整村整族的鄉親都一起帶了過來。

    短短五六年時間,河套地區的漢人已經有四五十萬之重,大王城和寶音城的常住人口都已經過十萬,趕得上漢地一般的縣城了。

    而且到了每年秋的貿易旺季,從口外湧來的客商,還有隨之而來討生活的形形色色,各類人等,更是高達二三十萬之眾。那時節寶音駐蹕的大王城,真叫個商旅雲集、百業興旺,南腔北調、摩肩接踵,比起內地的商貿城市也不遑多讓。

    興盛的商貿帶來了豐富的物資,而且很多內地遷來河套的漢人,本身就是木匠、鐵匠、大夫、獸醫之類出身。他們在大王城和寶音城中開設商鋪,自然不會隻服務漢人,套內的蒙古人也可以向他們求醫問藥,從他們那裏買到日用百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