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3/3)

作者:老薛字數:8860更新時間:2023-11-03 07:31:06

    “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縣以苛律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並害之,而又盜賊以剽殺攘奪害之。”這是南宋辛棄疾的給皇帝上書中的內容,良民落草,其原因不過如此。

    然而附近的州縣長官他大多還是了解的,算不上愛民如子,卻也不會多麽昏庸暴戾,因為荊楚一帶是重要的產糧之地,加之其得天獨厚的要塞位置,朝廷是不可能隨便派個人過來做地方官的。泠皓還特地偷偷走訪了一下,這一帶稅收還沒重到讓人為盜的程度,而且如果稅重了,首當其衝的應該是種地的耕農而非漁民。

    那是為何?還是因為中原的幹旱。

    為了應對旱災與蝗災所可能造成饑荒,朝廷從江漢平原以及益州等處調集了大量的糧食以充實中原地區的糧倉,那些耕農們留足了口糧,可是漁民們是不種糧的,他們要去買,朝廷拿走了太多的糧食,造成了本地糧價飛漲,漁民們買不起糧,隻能去搶——可這就不是泠皓的職權所能夠幹涉的了。

    他能夠做的隻有盡力去減少水寇給江民帶來的損失,然而水寇本身也是落草的百姓,泠皓的道德做不到將其趕盡殺絕,隻能每天守著哨口,虛張聲勢的將他們打跑。這樣做是很累的,他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在床上睡一覺了。

    泠皓將士兵分為百人一小隊,十小隊為一大隊;將所轄範圍內的水域劃分成片,交由各隊夫長去分管,晝夜不停地巡視;有小撥敵人自作主打跑就可以,人多時再來總寨哨口通報,饒是如此,水寇們車輪一般的來襲還是讓整個水師疲憊不堪。

    總寨水師共有精兵三萬多人,大小戰船千餘。士兵們可以輪換著休息,但是總帥隻有泠皓一個,小規模的侵擾不用他去出馬,但是現在水寇們開始漸漸地有了組織,有時會有三五百人的一起過來,甚至會主動攻擊水軍總寨。

    現在的泠皓已經被他們惹毛了。

    現在他的眼前是第三批從益州運出的秋收大米,上千條運糧船首尾相接,從三峽駛出,順滾滾長江而下,再由大運河北上抵達中原,填補豫魯之地巨大的食物虧空。從宜昌途徑荊州,再一直到九江,這段路程都是要由泠皓帶兵保護的運糧的路程很長,需要駕快艇來回逡巡,每日都要在這條水道上走三四個來回。雖然每艘船都是有士兵鎮守,但還是不能夠馬虎,他知道這些糧食意味著什麽——萬千子民三年內賴以為生的口糧,中原大地的安定,大晝王朝的社稷。

    可以說,這次中原的蝗旱之災,使整個國家都已經筋疲力盡。

    然而,這不是最糟的。

    又是水寇來襲的急報,要從九江岸口趕回到荊州,泠皓生氣了,在水寇們得勝撤退時,直接派了兩個大隊聯船將其攔在江陵下遊的江中,圍殺了一共的四百二十七人,沒有放跑一個。朝廷的來使到達時,泠皓正在船邊上洗頭發,殺人時他又被濺了一身的血,使者告訴他:鴻審帝召他回長安去。

    “不是我想抗旨,你看看現在這裏的樣子,我根本走不開。”泠皓抬起頭來,從透著血氣的濕發間瞄著使者,自己在這邊早不想幹了,多次上書要求加派人手,這裏不缺兵,這裏缺的是將,但是他沒想到鴻審帝真的會把他調走,“除非是派至少兩個人過來接我的班兒。”

    “回將軍,已經派人來了,大概過幾天就能到,您可以等他來了再走。”

    “誰?”

    “今年武舉的狀元。”

    “今年的?”泠皓想想也是,又三年過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