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63 你為後唐賣命,我們又可曾願意?(2/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92更新時間:2021-09-19 17:19:17

    然而清點陣亡傷損的兵馬數目,由黨項八部所組成的定難軍部眾,各自還要單獨計算折損的族人數量。入夜時分,大批的士兵拖著疲憊的身子進入營帳,甫一躺在塌上便昏沉沉的睡去,還有不少傷兵在席上輾轉反側,仍不住的呻吟哀嚎...而一處大帳當中,倒有人忽的恨聲說道:

    “李仁福說得好聽,說什麽比起北地雜胡,到底我等黨項兒郎性命更為精貴...可是到底不還是要我們幾個部族添兵前去填命送死?”

    說話的那個人,卻是黨項八部當中往利氏的首領烏羅弋,很明顯他已對如今身為定難軍節度,同樣又是統掌黨項八部的李仁福很為不滿。而除了這個烏羅弋,竟還有其它三支部族的首領也都盤坐在大帳當中...其中名為蘇零則的費聽氏冷笑一聲,便接茬說道:

    “我等黨項羌尊奉白石大神,而拓跋部篤信佛教,本來便非我羌人族裔。當初鮮卑人厲行漢化,不願奉從者便流徙遠方,而後拓跋氏入我黨項羌族,便是為勢所迫。

    先前便因為定難軍投從沙陀晉人,我等便枉遭魏朝興兵大舉侵襲洗蕩。如今還要為鄜延軍抵擋魏軍,我等卻又能落得多少利處?拓跋李家,對晉地沙陀也著實太過殷勤,嗬嗬,隻怕也沒把我等諸部當做同族看待......”

    蘇零則之所以如此說,則是因為當年被唐朝賜予李姓的拓跋氏,祖上也的確就是鮮卑族。而黨項則是屬於古羌族的一支,西羌人為先祖,於漢朝時節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至於拓跋鮮卑興於大興安嶺,在南北朝北魏時期大批遷至中原。

    雖然拓跋氏已融入黨項,可真要是追祖朔宗,與黨項其它部族祖上血脈確實不同。時至今日一些族群的風俗,甚至也仍有差異。

    然而拓跋氏卻是後來者居上,逐漸成為黨項八部的首領,而其餘七部本是羌人血脈後裔的族民,反而要受先祖為鮮卑人的拓跋氏掣肘...所以早年鬧起叛亂,動輒衝突,本來也是常例。

    即便到了宋朝時節,拓跋部於定難軍五州紮下堅固根基,拉攏黨項其餘部族齊心自據一方,為建立西夏國打下根基...可宋太宗趙光義便曾向歸附中原,而後叛宋降遼的李元昊叔祖父李繼捧詢問“汝在夏州,用何道以製諸部?”,而李繼捧的答複則是“羌人鷙悍,但羈縻而已,非能製也”...說白了以他個人的立場,就始終沒有認為拓跋氏出身的自己,與其它黨項部族不算血脈同源。

    然而當年拓跋部李思恭、李思諫兄弟為唐朝抵禦黃巢反軍,受封定難軍節度,黨項其它部族因此也得以至夏、綏等五州紮根繁衍...既然是受了拓跋部的恩惠,黨項其餘七大部族縱然心懷不滿,也能按捺下來,認同拓跋部為黨項八部共主的地位。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雖然唐朝覆滅,定難軍拓跋部先從梁國,再附後唐,起碼在選擇陣營站隊這件事上,已經與黨項幾支部族的首領產生分歧...再經曆魏朝大肆洗蕩定難軍,藩鎮內部有叛將弑殺拓跋氏節帥,乃至如今又要為後唐出戰,葬送自己部族的兒郎性命......

    既對我有利,那邊認同你是我們民族的首領,可是如今我們覺得你立場選擇偏差,便是要致使我族裔受株連災厄的禍害...所以已有黨項幾部首領的怨懣情緒與日俱增,甚至也有了要扳倒拓跋部的心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