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20 後唐降臣,殺一批、逐一批、用一批(2/2)

作者:雲霄野字數:4752更新時間:2021-12-22 18:20:19

    一顆顆人頭骨溜溜的滾落出去,從體腔中噴出的鮮血登時塗滿染紅前麵一片土地。一具具無頭死屍抽搐了幾下,便再不見半點動靜。殘屍剛被拖拽下去,接下來仍是周而複始,又一排死囚被押到前麵,先是被踹倒跪地,便又有一隊兵卒趕上前去,二話不說,掄刀就砍腦袋......

    周圍圍觀的百姓,便如同在欣賞幾個名角正在演繹膾炙人口的戲劇一般,擂動的歡呼聲便從來沒有停止過...直到最後一個死囚人頭落地,甚至已有不少平民喊啞了嗓子。

    這些在後唐民間名聲最臭,而最為百姓痛恨的後唐官員乃至一些爪牙凶吏,沒來得及在第一時間歸降,也沒有對魏軍提供任何助力,李天衢也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卻要利用他們的人頭,而讓晉陽城內的百姓感恩戴德、心生敬畏。

    畢竟太原晉陽是後唐國都,也可說是河東李家的中樞所在。當地百姓幾十年來無論是做為唐朝河東軍、晉國、後唐治下子民,本來也都習慣就了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兩代的統治下過活。

    所以李天衢自知也更要在安撫民心上多下功夫,並下詔廢除所有害民苛政,並在幾年之內免除稅賦,再酌情調撥糧秣周濟貧苦黎民...相信也用不了許久,太原晉陽,乃至河東諸州的百姓,基本上便會樂意接受魏朝治下子民的身份......

    畢竟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最起碼也要讓三軍將士沒有後顧之憂,還要讓治下百姓能夠吃飽飯,才能指望他們會忠君護國。

    而處死了一批後唐權奸貪官,李天衢大筆一揮,又下詔將後唐宰相豆盧革、太常卿崔協等朝臣剝除官身、貶出朝堂。

    就算豆盧革是當今後唐朝廷輔宰,可他隻是因出身名門高第而得重用,卻是並無實學的庸才,不但平常施政多有錯亂,還好休什麽長生修煉之術...至於太常卿崔協雖然是名門望族清河崔氏出身,可這廝做文章時紕漏不斷,又好高談虛論,為人不近情理。就算他按史載軌跡,後來也被推上了相位,可他奏書公文,仍都是假借別人之手...當了文臣之首,寫文章奏折還得找人代筆?這種人當然也沒有錄用為官的必要。

    李天衢將以豆盧革、崔協出身名門望族,卻都是虛有其表,根本沒有治世輔弼之才的文臣踢出了朝堂,無非也是要向其他後唐臣子傳遞出一個訊號:

    以後成了魏朝臣子,要得手重用提拔,憑的是真才實學,而不是什麽出身背景,乃至在朝堂拉幫結夥的手段。在我這不能摸魚瞎混,能幹就幹,不能幹滾蛋。

    而後唐官員殺了一批、貶了一批...也總還要從其中提拔些有用之才。可是經孟知祥上報,本來後唐朝中尤以“精於吏事,甚有能政”而聞名,文辭也甚得李存勖賞識的正三品判吏部銓張憲卻因國都城破、主公身死而上吊自盡...不過除了他以外,倒還有幾個能臣應能為李天衢賞識,而且也已甘心歸從於魏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