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73 忠心耿耿?貪戀富貴,另立門戶(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54更新時間:2022-01-27 18:50:38

    氣勢洶洶的殺至長城關隘,結果陣中號角聲響起,發出撤兵的命令...大隊人馬陸續掉頭轉向,行伍間也頗有種灰溜溜萎靡沮喪的意味。

    李嗣源麵色陰沉冰冷,猶如塊生鐵,他甚至因恚怒而感到心悸抽搐的痛楚...然而又忿恨的朝著墩台上望了一眼,卻也隻得一兜韁繩,策馬轉過身去,而統領各部兵馬向北方退去。

    來得雷聲大雨點小,李嗣源本來打算集結軍隊,起碼從場麵上要震懾折從遠乃至由他統掌的府、麟二州守軍,結果對方卻根本不吃這一套。而且一番叫罵下來,也完全沒有討到任何便宜...李嗣源好歹沒有因為憤怒而喪失理智,而貿然下令發起強攻,所以他隻能暫時撤退。

    畢竟折從遠已經做好了據關固守的準備,後唐餘部乃部族軍都以騎兵為主,的確又缺少攻城器具,如果非要攻打關隘,戰士也隻得一律下馬去攀越山嶺,再以臨時搭建的長梯等簡陋攻城器械,試圖以蟻附攻城的方式奪取關口。

    可是折從遠麾下的將士也都不是擺設,他們奉令把守關隘,早已是嚴陣以待。李嗣源自知如若貿然攻打,便如同卯足了力氣一腳踢向鐵板...眼下兵力有限,他也沒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在府州、麟州一隅的防線立刻打出個突破口的底氣。

    不過長城蜿蜒萬裏,壁壘綿長,也著實難以麵麵俱到。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如果回避開折從遠重點防備的區域,而沿著府州與麟州邊塞防線詳加查探,想必也能發現趁虛而入的機會。

    畢竟已經被折從遠得罪得狠了,李嗣源不但急於通過犯邊擄掠的方式,以補充日漸窘迫的軍需,又被對方挑明了叱罵他這個後唐皇帝,實則也不過是個複入狄夷的胡人,更是要危害邊關百姓的韃虜頭子...如果不在折家統掌的地盤討回場麵,李嗣源自知在諸部首領看來,自己豈不是威嚴掃地?

    然而李嗣源就算深知折從遠善於主持戎邊守備防務,可是過往後唐治下盧龍、河東、振武諸鎮抵禦契丹大軍,承受的壓力更大,反而犯邊侵襲折家治下疆土的塞外部族實力有限。所以李嗣源隻知折從遠擅守,卻又不知那個折家第三代家主到底戎邊善守到了什麽程度。

    若是比較征戰沙場而打出來的威名,折從遠的名氣無疑要比李嗣源小了許多。而且身為李克用所收的一眾義兒當中,論戰績功勳也是屈指可數的名將,如果兩軍對壘,按說也應該是李嗣源更勝一籌...可是這一次麵對李嗣源的大舉侵攻,折從遠有邊關倚仗,還是以他最為擅長的方式來打這場防禦戰。

    李嗣源也當然不會知曉,折從遠坐鎮邊塞,非但於後唐時節戎衛府、麟二州平安無事,甚至在中原王朝開始為外族壓製,而燕雲十六州也已盡數割讓給契丹的後晉時期,由折從遠戎邊保境,自始至終都沒有讓契丹人踏入府州、麟州半步...眼下李嗣源兵馬不過三萬,而且麾下軍隊的成分雜七雜八,要突破折從遠坐鎮的防線,而大肆南侵擄掠,又談何容易?

    所以四日之後,李嗣源佯攻關隘,又調度兵馬迂回轉向,其義子李從珂轉戰西南,終於自一處地勢相對平緩的古長城突破出一道缺口,旋即數千胡騎兵鋒直指麟州治下銀城縣,意欲剽掠沿途鎮坊財帛錢糧。可是行軍不過二十餘裏,反而落入折家軍旅早已設好的伏擊圈中。

    折從遠預判李嗣源不會善罷甘休,遂有意關門打狗,誘使一撥敵軍冒險深入,再設下埋伏往死裏打...直殺得犯境的兵馬傷亡慘重,而李從珂仗著剽勇善戰的身手,雖然奮力突圍,可是身中兩箭,丟下兩千多具屍首,也隻得率領殘部又退出關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