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04 納土歸附中原,現在還不是時候(2/2)

作者:雲霄野字數:5072更新時間:2022-02-28 22:33:40

    可是錢鏐方今諸國君王中年歲最高的長者,他偏安一隅,固然不及朱溫、李存勖...乃至李天衢等一代雄主那般有稱霸中原、誌吞天下的雄心壯誌,也是因為他不但對天下時局看得透徹,對於吳越國在諸方割據政權中的地位也拎得十分清楚...錢鏐心中其實秉承的一個原則,眼下卻還不便對自己麾下那些元勳將帥明言:

    倘若當真是大勢難違,與其執意抵抗,還要致使生靈塗炭...也當保百姓不受戰禍兵燹,而自獻封疆於中原,莫不如直接歸順罷了。

    畢竟錢鏐到臨終時,給子嗣留下的家訓中明言“凡中國之君,雖易異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所以他很清楚這個天下,早晚是要一統的。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我錢氏家族是順應大勢,還是逆勢而為,也必須要做出最為明智的抉擇。

    可是錢鏐也很清楚,諸如杜建徽、顧全武等心腹將領,他們追隨自己至今,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搏命,辛辛苦苦建立吳越國這一方割據政權...也必然不會同意將這片江山拱手讓人的。

    眼下麾下另一員愛將顧全武,因魏軍大舉南下伐吳,遂趕赴錢塘江源頭、浙閩贛皖四省交界處的原衢州地界督檢邊防,故而未曾至杭州參赴廷議。也是由於吳越國向魏朝奉表稱臣,所以還要避魏帝李天衢的名諱,如今位於吳越西麵邊界,取“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意而定名的衢州,也已按唐朝天寶年間的舊製改稱信安郡。

    不過明麵上對魏朝固然恭順,但錢鏐知道顧全武也必然不會坐視魏朝威脅吳越國。如果說那顧和尚是吳越國魂之所係、軍心所向的頂梁柱,那麽杜建徽就是把持吳越國軍政的大腦。錢鏐即便身為一國之主,自知也必須要考慮他們這些元勳宿將的想法。

    更何況好歹也是半生戎馬、一世英雄的開國明君,錢鏐就算不會為了保全王位,便非要與魏朝對抗到底。可他心想若是魏軍來犯,便不放一箭一矢直接舉國投降,非但對於為吳越建國立下赫赫戰功的顧全武、杜建徽等心腹將領有愧,在世人看來,這也未免忒過窩囊了些......

    魏朝已經大舉南下,這也比我原來所預料的時間要提前了許多。魏帝固然是一代雄主,隻不過現在還沒到納土獻地、歸附中原的時候...可是要為以後著想,吳國這灘渾水,我吳越國也決不可淌進去......

    錢鏐心中念罷,遂對杜建徽長聲說道:

    “按杜卿所言,吳亡,則我吳越危矣,故而勸諫孤當發兵去救,也顧不得會與魏朝交惡,這才能互為倚仗,對抗中原...可是孤卻以為,無論我吳越國是否派兵,吳國早一時、晚一時,也必然會被魏朝所滅。

    畢竟銅陵口一役,吳軍素來引以為傲的水軍大敗,徐溫敗歸升州,也根本無力阻擋魏軍大舉渡江。鎮南軍治下江、吉等州府相繼失守,亦難擋魏朝虎狼之師,各處州府的吳軍,若是再得知水師...想必膽氣盡喪,而相繼歸降於魏朝。

    既然吳國必定保不住了,那麽我吳越又何必徒勞去救?何況我國派兵,便是為了挾製吳主而專權的徐溫,而枉自結怨於魏帝,此舉非是自保之道,也殊為不智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