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09 打與不打的,都算計得明明白白(2/2)

作者:雲霄野字數:5512更新時間:2022-03-04 19:23:53

    李天衢心說到了那個時候,閩國也就不會再是治政清明,遠離戰禍的一方樂土了...民生急轉直下,百姓慘遭盤剝、兵災之苦。屆時便以閩國之主得位不正的名義興師討伐,那麽對當地民眾而言,魏朝是外來毀滅他們和平生活的侵略者,還會是另立乾坤,將要還他們一個清平世道的正朔皇朝?

    所以眼下也不必去動閩國,雖然終究免不了要對其用兵,待當地百姓不會再排斥外來的勢力替代閩國,就算說不上會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麵,起碼能將戰爭給福建各地百姓帶來的附加傷害降到最低...那麽幾年的時間,我還可以等。

    南麵打響的會戰,很快也將蔓延至湘楚一帶。李天衢於今日退朝後,又與幾員心腹重臣趁著在皇城延福宮中遊覽之際,聽取朝中官員針對與吳、楚、越三方展開國戰的看法。

    延福宮如果是做帝君乃至內宮後、妃遊樂之所的規格,占地的規模也並不算大。李天衢當然不想如正史線近兩百年之後的宋徽宗趙佶那般,不滿足於宮殿狹小,便大肆擴建,營造艮嶽那等勞民傷財的園林宮苑...不過好歹也是中原皇帝遊覽賞景的去處,規格自然也與寒酸搭不上邊,園林內殿、台、亭、閣齊全,並引汴水從外城注入園池,形成自然山水的景象,風景也顯得格外的秀麗雅致。

    位於園林中瑤池旁邊的一處軒亭當中,李天衢與幾員公卿都已入座。在朝堂中從三品以下的官員,這次退朝後也並沒有蒙帝君召見,而參與到這場非正式的會談當中。所以在場的臣子,有一個算一個,都可以說是處於魏朝政權領導班底的高官。

    其中尤以如今官居左相,早年還與魏帝同為藩鎮節度使,地位也曾等同的王師範地位最高。當初與李天衢相會時,還直接以世叔相稱的他,現在也已是四十好幾的年紀了...不過這個歲數,在政壇上倒也可以說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

    當年做為誓師共討朱溫,而與李天衢關係極為緊密的盟友...王師範被李振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而舉鎮徹底歸附於如今的主公。結果李振等宿臣終究因秉性使然而被清洗,其他開國文臣或是告老致仕、或是或是病逝身故。智囊謀臣嚴可求又官居西京留守,在長安主持西北麵軍政事宜,他還沒有調回汴京之前,王師範這個李天衢稱帝建製前最為年輕的屬臣,無論功績還是資曆,在朝堂中倒也成了首屈一指的達官顯貴。

    王師範固然不會知道按自己原本的命途軌跡,早在十幾年前,便已被朱溫滅族了...可現在的他貴極人臣,對李天衢也隻會是感恩戴德。前朝也已是老黃曆了,王師範把當初對於唐朝皇帝自稱天子藩籬的那一腔熱忱,也都轉移到了魏朝帝君身上,眼下言及與吳、楚、越三國打響的戰事,他心說身為左相,自己當然也要在其他朝臣麵前先打個樣,遂當即讚聲說道:

    “陛下運籌帷幄,應天順民,連滅梁、晉、蜀諸邦,戰必勝,攻必取,威加四海、武定八方!吳國徐賊,勾結楚、越抗拒天威,也無異於撼樹蚍蜉,自取滅亡!臣等也當恭賀陛下,距離海內平定、天下一統此等不世偉業,也已更近一步。平定海內,再造漢唐盛世,也是朝夕可待矣!”

    王師範此言一出,也登時引得其他幾員朝臣連聲響應。然而李天衢緩緩點頭,含笑不語,他目光一瞥,便落了坐在一旁悶聲不響,隻是垂手端坐的馮道身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