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1 陰謀家的野心,也快到頭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444更新時間:2022-03-27 22:33:18

    幾隊銳騎鑿入越軍愈發淩亂的軍陣,忌憚的撞擊聲、淒厲的慘嚎聲霎時交織成一片,前陣頓時一片血雨翻騰,大批步卒已經無法魏朝鐵騎的衝鋒,便如秋收的莊稼那般,被一片片的犁倒。

    先前梁克貞麵對符彥卿所部騎軍的攻勢,指揮步軍尚還能組成密集的陣型拚死一搏,    如果對方要死磕,傷亡也勢必十分慘重。然而明明是同樣的軍隊,眼下越國步軍氣力更為衰竭,又因長途跋涉、無功而返,士氣也低迷得很。

    符彥卿這才使出了真本事,指揮騎軍正麵衝擊、迂回包抄、聲東擊西、直搗軟肋...使得越國步軍暈頭轉向、疲於應對,    直至前後隊列不分,    亂成一團,    自然也就隻能被洶湧突進的銳騎衝擊得七零八落。

    眼睜睜的看著前麵道道兵刃盤旋卷落,激起血光飛濺,眾多同僚慘嚎著撲倒在地,旋即被奔騰過去的戰馬踏得血肉模糊...大批步卒心驚膽戰,士氣與鬥誌都已然降到了極處。饒是仍有些將官軍校厲聲叱喝,試圖控製住頹勢,卻眼見更多人開始惶恐後退,能夠堅持守在原位上的士兵變得越來越少......

    梁克貞、李守鄜眼見大批士卒開始如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奔走,陣列難以維係,潰敗之勢無可避免...他們也隻能忿恨的喝令往南奔逃,使得魏朝軍旅很快便形成了一邊倒追殺的局麵。

    符彥卿以一萬數千之眾,大敗越國援吳的軍旅...梁克貞與李守鄜帶領敗軍一路狼狽潰逃,又拋下無數的屍首,加上途中離隊失散的兵卒,逃回越國下轄疆土時剩下兩萬多人,直接折損了三四成的兵力。

    楚、越兩國相繼潰敗,    吳國自然更是獨木難支,仍在負隅頑抗的城郭也如狂風巨浪中漂泊的小舟,隨時都有可能傾翻沉沒。

    吳國權相徐溫所處的升州上元,    連日以來也麵臨巨大的攻擊壓力,損毀的防具、殘破的衣甲、橫七豎八的屍體...在千瘡百孔的城牆上處處可見。濃重的血腥味,乃至嗆人的糊味四下裏彌漫,到處都是慘烈至極的景象。

    尤其當魏朝拋射出大量的猛火油彈,大片的城牆登時烈焰衝天,暴躥的猛火肆無忌憚的在城牆上蔓延著,各處城關熱浪滾滾,逼迫得守城士卒隻得躲得遠遠的,眼睜睜看著守城用具相繼焚毀,還有那些被烈火吞噬的同僚瘋狂掙紮的身形......

    不但上元城下,烏壓壓的人頭湧動,與城牆上方狼狽抵抗的守軍不斷的對射...魏朝舟師也已經突破臨近上元城的港汊水寨,江麵上那一艘艘樓船,也如同大型的攻城堡壘,無數的水軍健兒像工蟻那般往來不息,不斷的運送著石塊、火彈,準備繼續轟擊陸上那愈顯殘破的城牆......

    升州上元,也就是後世的南京城,雖然在南北朝時節便已是舟舶繼路、四海流通的繁華景象,可是昔日南朝故都,被隋朝攻破時宮宇已早被付之一炬。按史載也要等到南唐取代楊吳政權之後定都金陵,擴建城邑,得山川水勢之利,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軍事要塞。

    徐溫也是意識到了上元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至此開設霸府,並已打算將升州升為金陵府,取代都城成為吳國第一名城要所...可是他經營上元城的年頭畢竟有限,眼下繁華歸繁華,但城防設施,也還遠沒有達到走正史線他義子徐知誥篡吳遷都至此之後,繼續修築加固興建的城郭規模。

    所以即便現在的上元城,比起尋常城郭還算是城防堅固,可是如果遭受聲勢浩大的魏朝軍旅夜以繼日的猛攻,似乎還差了一些火候。

    穀噇

    更何況,走正史線再過個五十多年,宋朝大舉南征,一路勢如破竹,最後三麵進攻,照樣還是一舉攻入已經由南唐三代國主經營加築的金陵城...若是大勢已去,再堅固的堡壘,也終究會有被攻破的一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