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4章 殺完吃烤魚(1/5)

作者:五黑字數:17528更新時間:2018-10-13 07:26:13

    巫江鎮位於牧國中州偏南,土地肥沃,山青水秀,一條巫江養活了兩岸國民,大多數人以打漁為生,這裏的魚能在牧國賣出極好的價錢,尤其是貴族,非巫江魚不吃,巫江魚在整個牧國已然形成了一種名氣。

    貴族所追求的不就是高人一等的享受麽?這對巫江鎮民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在當地賣三文錢一斤的巫江魚,運到其他城市至少要值三十兩銀子!

    這是什麽概念?

    如此計算下來,諾大的巫江,漁民無數,每家每戶都有著豐厚的收益,自然富裕,反正巫江裏的魚取之不盡。

    而且隨著巫江魚的愈發出名,兩岸漁民特地研製出催生飼料,令巫江魚生長極快,成了當地乃至全國出名的寶地之一。

    順便一提,巫江鎮從十二年前就被劃為一座獨立的城市,直屬帝國管轄,因此,對於某些幫派來說,就成了分羹的借口。

    按照牧國對幫派建立的條令規章,一個小鎮最多可建立兩個小型宗派,而城市則可以擴張到十個以內。

    從前烏江鎮最出名的便是“東家”和“西家”,兩家便是兩個宗派,卻沒有以江湖人的方式來命名,而是以水性來一判高下。

    每年兩家會進行一番對比,靠捕魚斤數和捕魚大小來決定當年分配總利潤的比例,對比當日可稱得上是當地的一場盛會,好不熱鬧。

    無論東家獲勝,還是西家獲勝,對鎮民都沒有什麽損失,反正他們打魚都是賣給兩家,而一家一旦飽和了,隻能賣給另外一家,所以鎮民售魚的利益是一樣的。

    而且東西兩家都是當地勢力,招收門人都是從當地選拔,終歸到底還是自家鎮民,一個鎮子上的鄰居,誰會計較那麽多呢,抬頭不見低頭見不是麽?況且當地民風淳樸,還真有點是金錢如糞土的味道。

    從前就是這樣,巫江小鎮很平凡,但很快樂。

    但自從十二年前被劃為獨立城市以後,一切都變了!

    按說,每個小鎮被劃為城市以後,都會收到朝堂的撥款,用於擴建小鎮,起碼得建成一座城市的規模吧,老鎮長也當著大夥的麵親自承諾過此事,那些時候鎮民狂歌歡舞,喜氣連天。

    但等了足足十二年,朝堂也沒有撥款下來一筆銀子。

    這倒也罷了,擴建城市的銀子沒撥下來他們大不了還是向以前一樣生活,反正他們從未想過撈點額外收益什麽的,鎮民也有賴以生計的巫江,根本不需要其他活兒幹。

    問題是,銀子沒來,土匪來了!

    嗯,用朝堂的名義來說,他們不是土匪,而是宗派!

    有人開宗建派,一共建了十個宗派。

    有宗派就必須有弟子,他們開始從東西兩家招募弟子。

    最初,還有鎮民願意加入宗門學習修煉之法,心想拿來用在打魚上,也能增加收成吧,並且還能延年益壽,何樂不為?

    隨著宗門搶弟子越來越嚴重,漸漸就形成了一個局麵,招募弟子,已不再是招募,而是強征!

    東西兩家的門人都堪稱當地的壯年精銳,被十個門派以強征的手段統統挖了過去。

    東西兩家自然不服,可他們除了打漁,哪還有其他本事,別說凝元境修士了,連聚靈境修士在他們眼裏都屬神通廣大的人物了。

    無奈,東西兩家名存實亡,最終還是被兩個較大的宗門所吞並。

    兩個宗門取代了東西兩家的位置,從最初一年的魚價降低了足足三成,鎮民礙於修士的強大,敢怒不敢言,默默忍受。

    哪料,兩家變本加利,第二年足足壓低至隻剩三成!

    這豈非要了當地鎮民的老命?

    你猜兩家怎麽說,兩家宗主居然在某次盛會上公開放下話來,稱鎮民反正餓不死,何必為了區區一點銀錢惹火上身呢?

    當然,他這麽說的初衷是想安撫鎮民。

    站在修士對普通人的角度上來講,這麽說的確沒錯,強者為尊本就是這個世界的現狀,強者願意買,哪怕出再低的價錢,都已是額外開恩了,因為他們本可以搶的,卻還是選擇了買。

    是的,這就是遠道而來的宗門的處事風格。

    這種風格沒有錯,大陸上大多地方都是這樣的現狀。

    但他們忽略了巫江鎮的本質,在他們來之前,這裏幾乎可以說是世外桃源,漁民靠著喜歡的生活,無憂無慮,並且能夠擁有不菲收入的生活著,哪怕生命比修士短暫一些,但他們至少快樂,不是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