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9章 此亂命也,某不奉詔(第一更,求訂閱)(2/3)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6094更新時間:2020-07-23 13:52:02

    不這路上的風險,就是宣旨的時候,要是德世子不接旨,到時候怎麽辦?雖他帶了百多個錦衣衛,可那些家夥還不夠人家砍的,東虜他們擋不住,德世子麾下那些兵可是比東虜還狠。

    到現在他腦子裏還會浮現出城外的“京觀”,他甚至感覺還能聞到“京觀”裏透出來的血腥味,那味道,這輩子他都忘不了啊!

    萬一要是惹惱了德世子……那可是會沒命的。

    好!

    現在正好,南京的勳臣、六部官員,現在都在這!

    這下好了,有他們在,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眾所周知,因為“靖難之變”大明的勳臣集團和南北兩京一樣,也分成了南北。京城那邊自然是以靖難功臣為主,畢竟在朱棣遷都北京後,人家也要跟著過去,至於南京這邊當然就是建文,不對,應該是洪武舊臣才對,這些老朱家的開國功臣,在朱棣北遷後就留在南京,這群人以魏國公徐家為首在南京過著自己的日子,這麽多年以來倒也安分。

    所謂的安分,其實也是迫於無奈。南京雖然遠離中樞,可畢竟,南京也有六部,也有文官,他們這些洪武舊臣,雖是開國功臣,可同樣也是“建文舊臣”,自然的也就談不上受寵。南京六部的官員們,並不介意踩著這些勳貴的腦袋調回京城,分分鍾鍾的教他們做人。

    當然了,他們也真不是什麽好人,也侵占田產,也搶過民女,隻不過都在“合理”的範圍內而已。當然了,這種合理是他們與南京的文官們多年爭鬥中鬥爭出來的。

    既不能當賢臣,也不能魚肉百姓。前者是養望,後者是虐民。所以,當個勳貴真不容易啊!無論是辦什麽事,都要拿捏著分寸。其實這也和文官一樣。貪贓枉法也要有那麽點尺度。

    哎,其實大家都不容易。

    當然,這些王良棟真不在意,和他沒關係,他一聽世子爺在見這些人就趕了過來,是因為這些勳臣,這些六部的官員們,可都是他的依仗啊!

    就是德世子再驕橫,還能當著這些人的麵,把他的腦袋給砍了!

    他可是皇爺派來宣旨的中官,他要是敢不遵旨,那就是抗旨,就是謀逆,有這麽多的勳臣、有這麽多的文官在這,他敢嗎?

    老爺保佑,讓自己抓著這樣的機會了!

    王良棟的心裏暗自祈禱著,往南來的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最多的就是死,現在,好不容易跳出鬼門關的他,那裏還顧得什麽禮節,直接就火急火燎的宣旨了。

    皇帝的聖旨是二十前發出來的,甚至原因正是史可法以及南京六部官員的彈劾,什麽殺人奪兵、什麽勒索商民,什麽強搶民女,種種不軌,堪稱大逆,但是念在他的宗室,且為國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呢,皇帝是大度的,是念及親親之誼的,所以——請他去中都高牆。你看,這個皇帝多麽厚道。多麽仁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