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6章 世子爺要兩年平遼(1/2)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5324更新時間:2020-09-15 12:18:59

    熱門推薦:

    新式步槍,或許談不上什麽新式。

    其實一直以來大連兵工廠製造的火槍,都是以恩菲爾德P1853為標準,甚至就連圖紙,也是朱國強從另一邊燈塔國某個老槍網站上下載的。

    不過,之前的並沒有膛線,隻是滑膛槍而已。現在要製造的則是標準化的恩菲爾德P1853。雖然它是“老古董”,但在這個時代,無疑是種劃時代武器,它的膛線配合底部凹陷中空的米尼彈,使得其精度、有效射程大為提高的。

    盡管對於線膛槍的好處,很早就已經了解了,但是出於技術難度上的考慮,在他的建議下,朱國強選擇了外周帶有膛線的列奈克式獨頭彈結構的子彈,彌補滑膛槍的不足。

    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對線膛槍的追求,甚至大連兵工廠從建立時,就一直在做著技術方麵的準備。

    滑膛改線膛不是一個小問題,這不單關係到加工硬件——車床的技術水平,更與技工有關,盡管有拉膛線的拉床,但是給所有火槍刻上規範統一的膛線一點都不好玩。事實上,在另一個世界的1850年代,英國的軍工廠就因為線膛槍製造繁瑣,次品率高導致罷工頻繁,生產無法維持穩定,線膛槍供不應求,這也是為什麽直到克裏米亞戰爭英國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沒能全麵列裝線膛槍,法國則幹脆墨跡到1857年。

    甚至,這還是在兩國從美國引進了新式機床的情況下——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在槍械生產中采用標準化零件,保證零件可互換。在此之前,槍支完全由人手工製造,每個製槍匠人做出來的槍都是獨一無二的。直到1851年的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才發現,利用惠特尼的生產體係,美國人製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們。而且標準化也為線膛槍和米尼彈鋪平了道路。

    曆史上,英國是通過引進美國機床解決了線膛槍標準化的問題,但在這邊顯然不太可能,盡管朱國強從國外的極客網站了下載了惠特尼發明的機床圖紙,以博物館的名義委托小廠定製了一批設備,但從工人掌握生產技術,再到生出來符合標準的零件,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世子爺,要達到零可以互換,第一當然是定出每一個零件合理的公差,在最大、最小範圍內,軍械仍舊要能正常工作,現在我們的工人,需要熟練掌握機床的操作,生產出的零件要符合公差,這又需要校驗……”

    一個相同的零件,隻要是同型的槍械,都可以置入使用,不僅對兵工維護係統而言,意義重大,可以大幅減輕軍械維護的資源,更能提高生產速度,但是僅僅隻是有機床和刀具精密到能生產出符合公差的零件還不行,最後還要有恰當的質量管理,凡是不合規定的就要退回去重做。這一連串的作業程序都必須到位,才可能生產出可以替換的零部件。

    那怕就是P1853的零件公差很大,沒有恰當的質量管理,也沒有任何意義,況且還有工人的熟練程度,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時間!

    而朱國強現在所欠缺的就是時間。等到陳於階說完後,他才說道。

    “要盡快把第一批步槍生產出來,今年,咱們要打一場大仗啊!”

    一場大戰!

    這是不可避免的啊!

    其實,與黃台吉的合作,並不是僅僅隻是向他出售火炮供他裝備水師,還有情報上的合作,他向大連提供了不少多爾袞方麵的情報。當然,這樣的合作與多爾袞之間也有……甚至比黃台吉還早一些。

    得益於此,現在朱國強可以準確的掌握他們的動向,雖然有一定的延後,但至少戰略上的情報還是相對準確的,就像多爾袞那邊前陣子送來了黃台吉將要越海東掠倭人的情報,至少證實了想要東掠日本的不僅僅是黃台吉,還有他麾下滿清權貴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