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5章 鐵路時代 (祝大家除夕快樂!)(1/2)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5538更新時間:2021-02-11 20:32:35

    在南京那邊的閣臣們為孔家的事煩心的時候,朱國強已經帶著一眾人離開了曲阜。孔家的事已經處理完了,至於接下來怎麽辦?

    朱國強早就有了打算,無非就是“以孔製孔”。

    就是用衢州孔家南宗代替孔家北宗。

    相比於孔家北宗,衢州的孔家南宗混得非常慘,按道理來說,南宗才是根紅苗正——北宋末年,宋室南渡時,孔子的第48代嫡長孫、首任衍聖公孔端友攜帶著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木像向南方遷移,而金國在中原扶持了偽齊政權,並讓孔端友弟弟的二兒子襲封衍聖公的爵位,由此形成孔家兩位衍聖公南北對立。

    蒙元時期,忽必烈原本想讓南宗世襲衍聖公爵位,但南宗孔洙因為不願接受蒙元冊封,而卻讓出爵位,此後形成北宗壓製南宗的局麵。

    說起來,南宗無疑更有氣節,但是明朝卻以北宗為正朔,大明對孔家南宗的猜忌,甚至不輸於猜忌藩王,因害怕南宗爭奪衍聖公爵位,還專門定下規矩:“曲阜北宗襲封千年不易,如南宗妄起爭端……置之重典,永不敘錄!”

    因為朝廷有意打壓,不斷衰落的南宗連個小官都混不上,直到明正德元年才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但……那是過去。

    對於朱國強而言,他需要改弦易轍,需要“糾正錯誤”,孔家要留著,否則非但讀書人接受不了,就連“撫夷”都會出現問題。

    但北宗不能留,至於衍聖公這個爵位……還是歸南宗吧。

    當然,即便是歸屬南宗,也得把孔家操縱在朝廷之中,而不是換湯不換藥的“孔家”。

    至於眼下,先等北宗臭名昭著後,再定這件事吧!

    ……

    幾個豔麗的侍女,再加上幾十個隨從侍衛,朱國強一行看起來和豪門子弟出行沒什麽區別。

    甚至在他們一行人抵達開封的時候,在開封的碼頭,還有比他排場更大的豪門出行。

    不過,朱國強之所以來開封,倒不是為了與其它人比較排場,而為了查看鐵路。

    經過數年的施工,開封至西安的鐵路已經修通了!

    盡管,早期的計劃是修建從浦口到開封、開封到西安的鐵路,但最終迫於種種原因,鐵道司還是選擇了先修開封到西安這一段鐵路,畢竟,開封有著水運的便利,南北貨物可以經黃河,大運河運往開封,甚至南洋米都可以通過南直隸的黃河入海口一路運往開封。

    在鐵路築通後,陝西的糧價應聲而跌——源源不斷的南洋米,緩解了陝西的糧荒,讓不知多少百姓得已活命。

    而且經過多年持續的改進火車性能也大幅度的提升,一次能拉200噸貨、時速為40裏,基本上實現了國人千年以來日行千裏的夢想了。

    也正因如此,從古至今沒有水運之利的陝西,終於憑借著這種新式交通工具,與內地聯絡在一起。甚至相比於水運,它的速度更快。當然火車的運費也超過水運。

    從開封到西安一千裏鐵路,運送一噸貨物的運費,僅需要六兩銀子。

    這個運費相當於水運的三倍,但是相比於大馬車之類的畜力運輸,足足便宜了五倍!

    鐵路與火車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陝西與內地的聯係。源源不斷的貨物可以通過鐵路運到陝西,或者從陝西運出。

    一千多裏路程,隻需要30多個小時。這樣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別說是棉布那樣利潤較高的商品,就連同米糧那樣利潤薄的商品,也可以使用火車運往陝西。

    從鐵路築成之日起,商人們就喜歡搭乘火車運貨行商。不僅是因為火車跑得快,全程不會停歇,而且運費廉價不說。

    更重要的是安全!

    畢竟,這年月那怕就是有緹騎在鄉間官道巡視,土寇、黑店幾乎絕跡,可是難免錢財動人心,行商的路上難免會碰到臨時客串的強盜,到時候賠了錢財不說,甚至還會的賠上性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