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13章 一切有朕在 (第一更,求訂閱)(1/2)

作者:無語的命運字數:5048更新時間:2021-04-03 00:42:54

    幾經周折,幾經反複,有人被斬首棄市,有人則升官晉級,有人則丟官罷職,亦有人則貽笑四方。

    於乾聖朝來,區區幾十人的腦袋,不值一提,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服妖之風”將不複見於中原。而這一切全是乾聖皇帝聖心獨運,乾綱震斷的結果。

    當然,對於這樣的“聖心獨斷”,大明必須要習慣。

    坐在龍椅上,朱國強的精神顯得十分疲憊。“聖心獨斷”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就是有些事情,總是需要親曆親為的。

    就像現在,在張煌言調至湖廣巡撫時,作為皇帝的他,必須要加以接見他。

    對於張煌言,朱國強一直都極為看重,要不然也不會讓其出任湖廣巡撫,畢竟,湖廣可是僅次於南直的大省。

    “張卿家,你明就要去湖廣任職,可有什麽想法?”

    麵對陛下的詢問,張煌言想了想道。

    “啟稟陛下,這兩年於朝中,臣一直在考慮著“丁畝合一”的辦法,過去,咱們大明的土地清量不清,即然去年,大明的土地已經完成清量,這次臣到湖廣後想在那試試那個“丁畝合一”,可是,臣又一想,湖廣是朝廷的財源重地,不能讓它出了亂子。但是,這些年,每年都有數十萬人丁遷往海外?依臣看來,要是再不推行“丁畝合一”,地方的丁銀難免會日益虧空,這總歸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臣以為“丁畝合一”已經勢在必然,非推行不可!”

    所謂的“丁畝合一”其實就是“攤丁入畝”。其實,早在乾聖初年,朱國強就曾考慮過推行“攤丁入畝”,但是那個時候,國家初創,既沒有準確的地畝數,也沒有人丁數,推行“攤丁入畝”自然也不現實,畢竟,“攤丁入畝”的核心是首先要掌握“丁口數”以及“田畝數”,然後才“有丁可攤,有畝可入”,要不然,所謂的“攤丁入畝”,非但不能減輕百姓負擔,隻會加重負擔。

    所以,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朝廷一直在“清查田畝”,一直在核查“丁口”,現在隻需要額定某一年的“丁口”,比如乾聖十三年的“丁口”,然後將丁銀按人頭以縣為單位平攤到一縣的地畝之中,如此就能減輕個人負擔。同時,將田賦、徭役和雜稅合並,通過非常複雜的計算,揉到一起來平攤給全民。這種做法肯定問題無數,但比大戶躲避丁役,全讓民承擔更進步,至少能讓貧苦百姓喘口氣。

    當然,這都是假的!

    其實,張煌言壓根就沒有提到減輕百姓負擔,甚至就連朱國強也沒有提,而且“

    攤丁入畝”減輕百姓負擔,本身就是“偽命題”。“攤丁入畝”最大的好處是什麽?

    是提高了稅收的穩定性,避免了曆朝曆代因土地兼並造成的稅基減少現象,至於老百姓負擔多少不在統治階級考慮範疇之內。況且任何政策都有優點缺點,地主轉嫁地租是必須的,就如同工人到工廠工作,工廠主會自己掏腰包交各種稅收?肯定是從工人的勞動價值中扣除的。

    就像二十一世紀的房東一樣,征收房產稅後,房東幹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加房租”,房東可能會自己掏腰包繳獲“房產稅”嗎?房東不會那麽幹,地主同樣也是。

    滿清在推行“攤丁入畝”的同時,不也是公開宣稱的“租無所出,賦從何來”,鼓勵地主加租,有的地方甚至加租到八成,完全且徹底站在地主階級一邊了。所謂“攤丁入畝”損害地主利益就是“蟎遺們”胡編亂造的童話故事而已。真正受到損失的,還是地主階級下的廣大佃農。

    不過即便是如此,這種政策推行之初勢必會引起鄉紳地主的反彈,這也是張煌言擔心的會出亂子原因。

    況且,大明與在滿清不同,大明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