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4章 巨山島(3/3)

作者:放下執著字數:7124更新時間:2020-04-16 20:21:46

    從此,巨山島便水漲島高,永不受水魔侵害了。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不過是先人用來安那些懼怕山島沉陷地島上居民的人的。可它確也幫助人們奠定了巨山島是高山多次陷落而形成的理論基礎。

    巨山島原本是山而並非島。距今約8億至6億年間,形成華夏大陸主體的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多次的碰撞,聳立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脈。巨山島便在其中。那時,山巒疊嶂,岌峰聳峙。

    然而隨地殼升降變異,這些處於兩大地塊結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漸漸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觀九十九座錐狀山峰。滄海桑田,千年,萬年,彈指一揮間。似偉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憑自然修飾曆史雕琢。

    自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餘年間,黃河屢屢決口泛濫南遷,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暢,淤塞積水,使這九十九座山峰下瀦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經多次的升降和風化剝蝕,已成為大陸丘嶺似的小山峰,至此,始有稱謂“巨山島”。

    巨山島四麵環水,東西長6公裏,寬3。5公裏,麵積約9平方公裏,24處村莊環島瀕水棋布。日剝月蝕的巨山島,如今遠遠望去,則活象一匹不知何時從大漠走來掣波踏浪的沙漠之舟駱駝。

    踏上島子,最先撞入眼簾的便是島西那高築在山峰上的“三賢墓”了。這三座古墓,是三個難解的謎。

    坐落在島的西北部全島製高點上的微子墓,因曾落過那隻金鳳凰,故島上人仍俗稱“鳳凰台”。微子乃商紂王的庶兄,始封於微地(今梁山西北),故稱微子。周公旦平定紂王之子武庚叛亂後,又把微子封於宋地(今河南商丘),以接續殷後。商丘距巨山島400餘裏,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微子為何葬在這裏

    距微子墓約2公裏,位於巨山島西峰的目夷墓。目夷,字子魚,微子十七世孫,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其戰略思想可從為人諳熟的《子魚論戰》中窺見一斑。

    他的卒年卒處和葬地鮮見史書記載。習慣於馳騁沙場軍旅生活的目夷,卒後卻葬於“世外桃源”般的巨山島,這不能不說又是一個謎。

    位於微子墓南1公裏許的張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書“漢留侯張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鬆抱槐”,為巨山島的兩奇觀。民間盛傳,張良為防盜墓毀屍,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實上,張良墓確有多處。張良是否真葬於此,該謎至今未解。

    登臨鳳凰台,駐足山巔,舉目四顧,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時時可以看到千變萬化的景色:晨暉初露,百裏湖麵浮光躍金,白帆點點;

    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靜如練,唯見星星漁火閃動。初春,湖水澄澈,點點漁帆似在銀絹素帛上滑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