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44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3)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6918更新時間:2020-04-17 14:48:45

    “因為企業需要喘口氣,”陳耕說道:“現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10多年了,可國有企業還是實行的計劃經濟時期的收支兩條線政策,利潤全額上交,在利潤全額上交的同時,如果企業需要用錢,則由政府撥款補貼,全國一盤棋,由國家進行全盤調控。

    這個政策在計劃經濟時代沒什麽大問題,可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這種收支兩條線的經濟政策已經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現在許多國有企業的日子很困難,很大因素就是因為在經濟上說了不算,沒錢進行技術更新、沒錢引進技術,而且企業本身還承擔了職工養老、職工醫療等大量的社會職能,負擔很重,如果想讓咱們的企業重新煥發活力,就必須讓他們輕裝上陣,這也是這次利稅改革的大背景……”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你為什麽會認為國家從壟斷行業拿走的利潤不超過30%、從非壟斷行業拿走的不超過20%?”茅東海還是有些奇怪:“再怎麽說咱們也是國企,我覺得至少也得拿走一半吧?”

    “如果拿走一半,那算是什麽輕裝上陣?”兩手一攤,陳耕反問道:“這次利稅調整的目的,就會為了讓企業輕裝上陣、扭虧為盈,如果還拿走一半,那能算是輕裝上陣嗎?壟斷行業拿走30%、非壟斷行業拿走20%,這就是極限了。”

    “也是這個理……”茅東海仔細想了想,不得不承認陳耕說的有道理,如果真的拿走50%甚至更多,那還算什麽輕裝上陣?

    陳耕沒好意思告訴茅東海,國家為了讓這些國有企業扭虧為盈、輕裝上陣,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從1994年實行分稅製改革開始,作為分稅製改革的一部分,考慮到當時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由撥款改為向銀行貸款、還本付息由企業負擔,再加上國企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作為階段性措施,國家暫停向企業收繳利潤。

    你沒看錯,就是各個國企……實際實行中主要是各大央企,各省市縣直屬的國有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由所在行政區劃靈活調度……一分錢都不用給國家上繳!

    而且這一停就是整整13年,一直到2007年,國有企業才恢複上繳利潤。

    即便是恢複了向國家繳納利潤,也不是如同94年之前那樣所有利潤全部上繳,而是本著“適度、從低”的原則,將所有企業分為三檔個檔次:石油石化、電信、煤炭、電力、煙草這五個壟斷性行業的利潤上繳標準為稅後利潤的10%;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3年內暫時不上繳;其餘央企均按照5%的標準上繳。

    之後,到了2012年,隨著經濟的再次好轉以及企業情況的好轉,國家再次對央企的利潤上繳比例進行了調整,將稅後利潤(淨利潤扣除年初未彌補虧損和法定公積金)的收取比例分為五類:

    第一類為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等這些具有資源壟斷特征的行業企業,利潤收取比例為15%;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