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四章 評分(2/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300更新時間:2020-04-17 19:14:04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孔子》、《肩上蝶》都是黑預算的典型,《孔子》光是攝影團隊就要1300W,自然是花錢如流水。這種電影最後的結果是投資人虧得跳樓,劇組的人賺得盆滿缽滿。

    很多內地投資人對電影一竅不通,對香江又有一種莫名的好感,根本不考慮電影的題材,不考慮明星是否有號召力,往往一看是香江明星、香江團隊就往裏麵砸錢。這樣的投資人被坑,也是自己活該!

    當然,香江團隊雖然坑錢,但在拍攝上大多比較認真,電影質量一般不會特別爛。國內一些導演不但坑錢,心思還沒在電影上,拿到投資後電影還沒開拍,先給自己買車買房,一部部爛片就這樣炮製出來了。

    這種坑錢的手法好萊塢也有,不過美國國內的投資人對好萊塢太熟悉,基本上騙不了他們,這種手法主要針對海外投資人,特別是德國人。

    根據德國稅法,電影的投資不作為納稅的收入,而投資回報則當作正常收入看待。德國最高的所得稅為51%,換言之,那些當醫生律師的,投1萬元給該片,實際上真正自己的錢隻有4900元,餘額5100元反正要上繳國稅局;如果該片產生一倍的回報,那麽這個投資人最終可得到9800元,即基本上逃避了稅收,因此德國人特別熱衷於投資電影。

    精明的好萊塢自然盯上了德國人,一些三流製片人拿著好萊塢不要的垃圾劇本,找兩個過氣的大明星,給他們許諾高薪,然後找德國人融資。德國人對好萊塢的認識比較滯後,不知道這些明星已經過氣,根本沒有號召力,一看是好萊塢巨星,就毫不猶豫的把錢掏了。這些電影基本上都大賠特賠,比如凱文科斯特納的《蜻蜓》、史泰龍的《複仇威龍》都是如此。最終美國人賺得盆滿缽滿,德國人虧得跳樓。

    後來越來越多的德國投資人意識到好萊塢是個火坑,開始捂緊自己的口袋。不過這時中國市場又起來了,好萊塢發現,這裏的投資人比德國佬還傻,又把目標瞄準了中國。

    當然,中國做電影的也不都是傻子,美國公司到中國這一某三分地來,也被坑得很慘。2005年哥倫比亞為什麽會退出中國,就是被華宜、以及其他中國公司坑慘了。

    電影公司給電影頻道拍電影,電影頻道一般出100萬的預算,電影公司一般拿6,70萬拍電影,剩下的錢都揣自己兜裏了,但張然把120萬全砸在了拍攝上,還自己貼了10萬去買軟件,確實非常實誠。

    “張然是個實誠人,是真心做電影,導演費也他一分都沒拿!”

    “是啊,現在很多人都掉錢眼裏了,心思根本就沒在電影上。”

    “實誠人?這小子挖了個坑把我們都給埋了,你們還給他說好話!他跟聯想搞了個什麽廣告植入,就是用電影給聯想打廣告,賺了一百萬,他賺翻了!”影片購銷部的陳誌強提醒道。對影片購銷部來說,自然是希望價格越低越好,不要錢就更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