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69章 工業化和類型化(1/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588更新時間:2020-04-17 19:19:02

    張然整整西裝,意氣風發的走上舞台。隻是他剛一上台,底下的學生們就開始瘋狂的鼓掌,整個氣氛十分熱烈。

    張婧初鼓掌鼓得比誰都用力,在她看來,張然意氣風發的模樣,簡直無與倫比;而擔任微電影攝影的尹成賢也把鏡頭對準了張然,準備把張然的音容笑貌記錄下來。

    張然看著台下坐著的人群,心中十分感慨。

    國內建了很多影視基地,也建了越來越的影院和銀幕,甚至幾年後就會成為銀幕第二多的國家,但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進程卻極為緩慢,根本原因就在於缺電影行業高端人才短缺,技術人才也同樣缺乏。

    亞洲電影學院,就是希望為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提供人力支撐!

    張然吸了口氣,道:“今天,我非常高興站在亞洲電影學院第一屆開學典禮的現場。在這喜慶時刻,我代表亞洲電影學的全體成員,向前來參加開學典禮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場的學生和嘉賓都紛紛鼓掌。

    張然笑著道:“現在中日韓三國的電影在本土都處於被美國壓製的狀態,美國電影為什麽強大?就在於美國電影是兩條腿走路,簡單說,美國電影分為兩種,好萊塢電影和紐約電影。洛杉磯是商業電影的中心,六大就在這裏;紐約是獨立電影的大本營,斯科塞斯、李安、伍迪艾倫等大師都在紐約。

    從美國電影誕生就一直存在著兩種路線的鬥爭,一邊是猶太冒險家在西海岸的洛杉磯構築出夢工場好萊塢,他們商業至上;另一邊則是東海岸的藝術家們以紐約城為大本營,堅守戲劇傳統和藝術追求,不斷創新第七藝術。好萊塢電影帶動了市場繁榮,使電影變成了產業,賣到了全世界;而紐約電影,他們對電影藝術的探索,拓寬了電影的邊界,他們探索的東西如果被接受,又會應用到商業電影類型片中,為好萊塢注入新鮮的血液。”

    李安和斯科塞斯微微點頭,他們是紐約電影導演,現在也都跟好萊塢有合作,比如李安的《綠巨人》就是環球影業的;斯科塞斯的《無間行者》是華納的;不過他們在本質上還是紐約導演。

    而在場的學生則是恍然大悟,原來美國電影是這麽回事,兩條腿走路,難怪這麽強大。

    張然絲毫不停,陡然提高聲調道:“而中國、日1本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條腿走路,在藝術領域做得很不錯,拿獎的影很多,但在商業片做得很糟糕,觀眾不愛看。韓國應該是東亞三國中做的最好的,誕生了一批優秀的商業導演,同時還有金基德、洪尚秀這樣的藝術片導演。我跟樸讚鬱導演交流過這個問題,韓國電影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崛起,就在於韓國從90年代開始,他們有一批電影人,導演、編劇、製作人,他們下決心,非常堅定的向好萊塢學習,徹底的走類型化道路,因此今天韓國電影走在了亞洲前列。當然,韓國電影也存在自己的問題,我這裏就不多闡述。我們成立亞洲電影學院的目的,就是跟好萊塢接軌,更好的向好萊塢學習,進而推動整個亞洲地區電影產業的融合與繁榮。”

    樸讚鬱點了點頭,韓國電影曾經是香江電影的傾銷地,他們那一代電影人咬著牙,先是學香江,後來學好萊塢,這才有了現在韓國電影的崛起。不過韓國電影市場太小,必須要向外發展,而中日跟韓國文化相近,市場又足夠大,如果能夠攜手合作,共享市場的話,那麽就有機會製作好萊塢大片規模的電影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