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8章 專家教授(1/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546更新時間:2020-04-17 19:19:57

    《唐山大地震》連續兩天票房不佳,讓很多對張然不滿媒體和精英覺得機會來了,媒體和網絡上開始出現各種針對電影的批評,‘質量平庸’、‘叫好不叫座’、‘票房慘敗’、‘張然慘遭滑鐵盧’之類唱衰聲音更是大規模出現。

    “電影故事不錯,卻完全沒有任何的深度與批判,好一出落難家庭的溫情重逢劇。有人會說你一個人不哭並不代表什麽,我可以找到成百上千個人哭,整齊劃一,好似某場追悼會。可那樣有勁麽?如果淚水有用,製造它一噸又何妨。這部電影無法透過表麵去看問題,給觀眾帶來更多思考。”

    “《唐山大地震》有總局參與,有政府投資,意味著這部電影本質上並非商業片,而是一部政治宣傳片。隻不過它披了一層商業的外衣在,這意味著張然從平民導演走向經營導演,走向主旋律導演,張然失去了平民本色,獲得了身份的承認,不知道張然作何感想,但是我想,那些喜歡看小老百姓喜怒哀樂的人們,已經不會再有期待和驚喜了。”

    《新晶報》這個老對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直接刊登了清華大學教授教授肖膺撰寫了一篇“大地震慘遭滑鐵盧,外媒惡評如潮”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寫道:“在《唐山大地震》全球公映兩天之後,某國字號媒體的編輯電話約我給張然這部電影寫評論。我拒絕了這位編輯的約請,理由很簡單,我沒有看,也不打算看這部電影,盡管國內媒體上已經把它炒作成拯救中國電影的史詩巨製。

    我不打算看《唐山大地震》,是因為在看過《時空戰士》、《飛行家》和《三個傻瓜》後,我就決定不再看張然的電影了。理由很簡單,這三部創造了票房神話的大片,不僅一部比一部更爛,還把他骨子裏的文化虛無主義和電影拜金主義展演無遺。更為關鍵的是,作為一個電影家,張然除了從好萊塢學來的二流視覺手段,並以此為電影震撼之外,已經無技可施。

    我在瀏覽了國內對《大地震》以美譽為主調的輿論之後,用心搜索瀏覽了海外尤其是歐洲媒體對《大地震》片的報道和評論。令我大跌眼鏡的是,我不僅沒有在歐洲媒體上看到觀眾一致好評的信息,而且來自歐洲專業媒體對《大地震》的各種惡評。

    《泰晤士報》的影評家凱特-繆爾則給出了兩星的評價,文章指出,看來中國過去遭受的苦難和如今文化產業的雄心壯誌都將借助該片激發出人民的民族熱情,與以往中國拍攝的黑白宣傳史詩作品相比,這部新片加入了更有形象造型和高科技元素,使整部電影變成了庸俗商業片和政治宣傳片的混合體……”

    在網絡中各種針對《唐山大地震》的批評文章就更多了“《唐山大地震》兩大敗筆”、“不去電影院看《唐山大地震》的五大理由”、“《唐山大地震》八大失敗之處”、“《唐山大地震》十大惡心之處”等等。

    電視劇《奮鬥》編輯石糠在自己的博客裏狠狠奚落張然:“《唐山大地震》中人人都是好人,隻有老天是惡魔,因為它搞的地震使人們的幸福統統失敗。傻瓜也不得不問一句,這可能嗎?張然終於學會了張藝謀那一套,且比張藝謀玩得還要牛,但那東西無非是一邊揭人舊傷疤,一邊往新傷口上塗紅藥水兒,叫人家又疼又感激且誰也不得罪,可,犯得上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