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0章 牆內開畫強外香(1/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438更新時間:2020-04-17 19:19:58

    國內影評界對商業片向來是有偏見的,而且這種偏見存在幾十年了,這幾年隨著商業大潮的興起,商業片越來越受重視。不過評論界對商業片的偏見始終沒有減弱,隻要是商業片導演幾乎都被評論界的老專家老教授們批過。

    這些商業片導演們早對這些所謂的專家教授不滿了,現在看到張然出來叫板,他們都紛紛出來聲援張然,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

    最先出來的是寧皓,他到現在拍的幾部電影都不受評論界待見,《瘋狂的石頭》還被北電黃式憲教授點名批過,說不是喜劇,是鬧劇;而《瘋狂的旅程》罵得更狠了。寧皓對這幫評論界的人早就不滿了:“國內影評界的專家教授們思維還停留在三十年前,動不動就戈達爾,伯格曼,說輕點是跟不上時代了,說重點就是榆木腦袋。這些是中國電影理論界的主流,可以想而知,中國電影理論匱乏到何種程度了!”

    馮小鋼的電影這麽多年來,就沒有受評論界的待見過,對評論界的怨氣那可以說是大如天:“張然沒說錯,中國評論界好多人裝大尾巴狼,動不動就扯思想、扯理論,其實他們什麽都不懂,整天舉著思想和文化的棒打人,就是一幫文化納粹!”

    當然,文化圈和影評界也不是鐵板一塊,支持張然觀點的也不少。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認為:“電影有藝術片,有娛樂片,各有不同的批評標準。如果說,對一部主要指向是娛樂的影片,不談娛樂手段成功與否,不研究接受效應,而是舉起藝術、文化的大棒,將其一棍子打死,對整個電影產業是不利的。”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饒曙光表示:“這次的爭論反應出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先,是中國現在的電影批評係統嚴重落後於中國電影產業化展的實際,沒有建立起與中國電影產業化相適應的批評係統。其次,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包括評論家在內的大多數人對商業電影缺乏相應的評價尺度和標準。如果不能建構起商業電影的評價體係和標準,那麽,中國商業電影、尤其是中國大片的健康展仍然會受到很大的製約。”

    張然在電影圈的影響力本來就大,而且現在是春節期間,大家都不上班,比較空閑,越來越多的導演,越來越多的專家和教授站了出來,紛紛表自己的觀點,在網絡上掐成了一團。

    就在張然坐在電腦前,悠閑的瀏覽各種評論時,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接通之後,電話裏傳出來的聲音讓他嚇了一跳:“張然,你好!我是謝晉!”

    張然吃了一驚,老頭八十多了吧,沒想到會給自己打電話,趕緊道:“謝晉導演!您好您好!沒想到您會給我打電話,我真是受寵若驚!”

    謝晉嗬嗬笑道:“最近兩天你們的爭論打電話,是有幾句話想對你說,過去我們中國電影講故事的能力是很棒的,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但到了現在,中國電影講故事的能力在退化。好萊塢特別善於講故事和尊重觀眾,在學習好萊塢的方麵,我們還做得很不夠。迄今為止,在世界電影中仍是好萊塢電影居位,這就很值得我們探討、研究。你現在做的是對的,做得很好,不要被那些評論家左右,一定要堅持下去!”

    張然聽到這話頗為感動,原來老頭打電話過來是給自己鼓勁的,就道:“我見識過好萊塢的強大,也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裏,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對,不會被別人輕易左右的。說實話,我根本不在意評論家說什麽,現在國內評論家的水平低得可怕,他們的評論幾乎沒有什麽價值。我真正在意的是,這種漠視電影娛樂性,一味追求藝術性的思維還統治著教育界,這種思維是中國電影的大敵。我出來聲,就是希望引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