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章(1/3)

作者:石章魚字數:8292更新時間:2023-11-18 01:37:56

    【困龍卷】 第二十八章【論局】(下)

    到趙子服如此精闢獨到的見解,狄驚雷和陳武陽二人了小覷之心,凝神傾聽他下麵的剖析。

    趙子服指向地圖道:「從地圖上能夠看出,藍循所佔有的關中一帶,乃是以關中為中心、向兩翼展開的彎月形地帶。這個彎月的內側,北起燕山山脈與渤海的交匯處,向南循燕山山脈南麓、太行山、嵩山、方城山,接長江,直至東南的京口;彎月的外側,循燕山山脈北麓、沿山西北部、接關中西北外圍高地、隴山、岷山、經巴蜀之地、轉過巫山、再沿長江南麵的低山丘陵而抵京口。

    大康的重要關塞基本上都位於這個彎月的內外兩側。如燕山山脈的山海關、居庸關,太行山一線的,紫荊關、倒馬關、井關、.天井關,嵩山一帶的虎牢關、伊闕關、廣成關、轘轅關,大別山上的武勝、平靖、義陽三關,均處在這個彎月的內側邊緣線;隴山北端的蕭關、南端的陰平關,四川盆地北部的陽平關、劍門關,巫山叢中的江關等,均處在這個彎月的外側邊緣線上。

    藍循實際上據有的乃是一塊足以發家立國的寶地,這片土地,勢如彎弓射月,進可供退可守,實在是天下間最為重要的一塊地盤。」

    龍淵暗自嗟歎,藍循強悍,又擁有了這樣的一塊土地,自己想要擊敗他,隻怕要花費很大的代價。

    趙子服微笑道:「我和主公曾經談論過,天勢、地勢、人勢之道。藍循雖勇,關中雖險,可是藍循擁兵自立已經違逆了天勢,此一也,地勢雖然絕佳,可是在他的北方卻被胡國緊緊包圍,大康內部出現如此亂局,胡國必然看地清清楚楚。胡人對中原的圖謀之心。幾百年來從未改變過。藍循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手下的大軍不敢輕易東進,生怕一旦關中空虛,胡人趁虛而入,到時候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麵,地勢對藍循來說可以成為利處,也可以成為最大的弊端!」

    陳武陽低聲讚道:「聽先生一言。武陽豁然開朗!」

    龍淵唇角流露出欣慰之色,趙子服凡事都講究事必躬親,他的所學都是從實際經驗中得到,比起從書本上學來的東西更為可貴真實。

    趙子服指向東都:「蕭氏在大康東北經營多年,所據土地山河形勢,足以成就英雄憑資。向南有黃河、淮河、長江三道天險以拒外敵,向西有太行山為天然屏障,西側有大同、太原和長治等戰略要地與中心腹地呈平行對應。幾條交通孔道將他們聯繫起來。幾處重要的關隘又扼守這些交通孔道。

    東都關山險峻,川澤流通,據天下之脊。控之防。巨勢強形..是抵禦塞北女真人滋擾地前沿。幾處重要關隘扼守著中原與塞外之間地往來通道。

    向東有大海和東瀛、高麗隔海相望,蕭氏地這片土地在地勢之上絲毫不輸於藍循的關中,然天勢不在他們那裏,人勢更無從談起,蕭逆寒雖然已死,可是天下間無人不知他謀逆擅權,禍害大康,他兩個兒子擁有這大片的土地,實則是竊國所得,在我看來這片土地卻是各股勢力中最弱的一環。」

    龍淵點了點頭道:「蕭氏的這筆賬,我早晚會跟他們算清楚!」他心中最為憎恨的就是蕭逆寒,假如沒有蕭逆寒亂政,大康不會加速敗亡,或許他還有逆轉幹坤的機會,如今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蕭逆寒也已經死了,可是銘刻在龍淵心中地這段仇恨,卻沒有一日曾經忘記過。

    趙子服道:「古人雲:集南方之所長者無如東南。東南恰恰是平南王梁靖立足根本之地,此地河道縱橫。長江呈東西向流過,橫亙在南北之間,再加上它的無數支流,遂形成一個密集的江河水網,足以緩衝北方任何強大鐵騎的衝擊力,長江自古以來變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多年以來,梁靖利用這些江河水道,構築軍事據點,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發揮自己水戰和守城戰的特長。在整個南方地區,沒有哪個地區能像東南這樣有這麽多的江河水道可以利用。而且東南方雨季濕熱,北方人、畜皆不適應。這樣,北方勢力若越過淮河繼續向南深入,便會麵臨氣候和環境上地巨大困難,而發現自己陷入了棄其所長、就其所短地不利境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