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 激戰一(2/3)

作者:貓疲字數:782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4:35

    而且由於是向上自由落體的拋射,根本不需可以要瞄準,整片整片的攻擊,對方缺乏牌盾等掩護具的輕甲騎兵根本沒有辦法抵禦來自頭頂的落矢,潑雨般落在人群中濺起密密匝匝的血花,不停的帶走大量的生命。

    對方饒是了得,麵對滾石檑木硬許多人前後相撞,卻生生勒住戰馬,待少停欲衝前接應,但落下劇燃數丈的火把,讓大多數馬匹驚懼不前,少數有冒險越過者,又沒能快過火勢蔓延之速,皆落入其中摻叫連連。隻能幹聽前方撕殺呼號不斷,為首大將當即返身再戰,但穀口地方就那麽大,這大隊人馬一進一退間,又不知道被兩邊射倒多少。

    但對方懂得一鼓作氣之理並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傷亡而停滯運動。短暫的混亂付出慘重的傷亡後很快就恢複過來,果斷的放棄失陷的前鋒,前後軍迅速完成轉換,返身衝殺回來。

    分兵衝擊兩側射手所在的山坡的企圖,在連片陷坑馬刺拌索中傷亡連連中手挫後,很快又合兵衝向來路,隻前後這一進一退的耽擱,我軍的大部已經就位。

    待其近前,才發現不知何時,來路上那些遺棄傾倒的車駕被翻轉過來,露出底下可以存人的段段溝塹,兩下組合變成一道道車壘。無數軍隊人影重重藏身其後,明顯的按前後分為槊隊、排手、步射重重疊疊蹲站著。

    可惜由於虎威營來不及預警就全滅了,給我準備的時間不多,那些滾石檑木很快用完了,堵住去路是足夠,但殺傷效果就打折扣了。後頭縱深的沮馬和壕溝的數量不夠,,剩下的空隙隻能用將士的身體來填補了。

    一時間滿山旗幟招展,喊殺聲四起,無處不在的箭如雨飛,埋伏似乎無所不在。

    但是很快他們用強悍的表現給我們上了一課。這是什麽樣的軍隊啊,強悍,我用的是軍事的老祖宗孫子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的原則,予以首尾夾擊。本來應該是乘對方大亂,衝殺上去將截幾塊,以兵力優勢打散擊潰逐一剿滅。

    但對方強的也太離譜了,從開始的石砸木縋陷壕,先前箭如雨潑的橫掃殺傷,伏兵突起暴殺個措手不及之下,短暫的慌亂之後,還能保持強盛的士氣,殺傷愈烈反激起凶性從混亂中組織起來,抄起馬鞍等家什頂著飛矢踏著同袍的屍體不要命的往前衝。在大規模騎兵密集衝鋒下,我準備衝擊的部隊更沒有優勢,不得不改變用途。

    在古代,真正稍上一點規模的戰役,由於當時傳訊條件和戰場環境所限製,戰鬥打響後,主將就無法再麵麵俱到的對撕殺中的各部隊同時進行直接指揮。而且戰場瞬息萬變,一陣風一場雨就改扭轉局麵,甚至轉敗為勝的事情在曆史中也不是沒有過。

    象那種yy中動輒輕易指揮十萬數十萬大軍,揮灑自如,進退輕鬆,奔走如風,指哪打哪的情形,在顯示情況中基本不可能發生。那些變態主角們是怎麽做到的讓我很是鬱悶。

    要知道,軍隊編製越大,指揮需要經過的層次就越多,命令傳達和戰場變化的周期就越長,因此主將所能做的就是通過戰前的謀劃和準備把可能的不確定的因素盡量減到最少,所以開戰後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戰前的排兵布陣的部署和將官士卒的訓練水平和臨戰應對的經驗,而主將所做的是針對具體情況調配軍隊作出一定的補正或從戰略上發布一些全局性命令,對應戰場的情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