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亂戰2(3/4)

作者:貓疲字數:1030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5:39

    至晉氏司馬,治政重用世家門閥,舉才唯門第不問才德,蠢祿者充與朝野,是以內弱前有八王之亂後有五胡之患。

    至本朝太宗,開科舉之盛事,無論寒庶門第,皆有進身之途,打破了南北朝以來氏族門閥對仕途的把持,求賢廣於野,拔舉於陌蓬戶,是以人才海聚,下大治,為貞觀盛世之基石。”

    最後要表一表唐太宗的豐功偉業,這便是所謂的拉虎皮做大旗手  段,其中的好處就在於,無論什麽言論,隻要能夠自圓其的與之沾上點邊,鼓吹歌頌下前人的英明神武,這時代所謂的學術權威還是大  家,多數是不敢直接或者公然質疑與開國太祖之類有關的東西,特別是象科舉選士這類先人劃時代性開創的東西,美其名曰—避諱。

    這其中的奧妙,就好似孔老夫書從來沒有提倡過“存理,滅人  欲”這東西,倒是過“食色性也”。但因為後世一群假道學為了與時俱進,封神造聖迎合統治者的需要,硬將它從孔老二的語錄裏,無中生有的闡釋出來,結果衍生出無數似是而非的東西,被當作權威的存在,整整毒害了好幾百年。

    因此,當初開這幾門學問,就很有口水和爭議的,曾有人在老皇帝那裏上書,我聚眾惑下欲行不道,還在新開的文抄上,很是一番爭言洶湧的,我隻是讓人刊發了一句“以史為鑒,可以鏡人,乃太宗聖  訓”,就平息了,這就是權威的好處。

    我喝了口茶水,又道。

    “而戰爭爭奪的目的,無非土地、人口、物產,三者相輔相成,有了土地和人口,就能產出物產,田出糧草,山出礦藏,有了物產和土地,就能生養更多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就能夠開拓更多的土地和物產,周而複還”

    “然地有盡而人生養無盡,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來供養,一個地方養不了多餘的人,於是戰爭就誕生了。通過戰爭,掠奪更多的物資,掠奪更多提地人口,好讓自己的族群能夠繼續繁衍下去,這就是戰爭的

    “因此,所謂的大義和王道,到底,能夠讓我族百姓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就是最大的大義,能夠讓我大唐長盛不衰,這就是最高的王道”

    “千百年來,為什麽那些胡族起落更替,卻始終屢犯不止,滅而不絕,。。因為我是農耕立國,人隨地在,衣食所出,輕易不離  附。而胡族生於苦寒之地,五穀不生,產出極少,不得不聚族而生,隨變而輾轉,以牛羊為根本,逐水草而流離,哪裏更好就往哪去,一旦有變亂,就是存亡旦夕,唯強者得生,故而輕生死而好勇力,至奉強  者,是以我國強則敬附,贏弱則剽掠,為了生存,為所不可為之”

    “自古那些番胡,能為我朝所用,顯然也不是被所謂的聖人之道教化之功,要知道若連語言文字都不通,還談什麽教化,便是自欺欺人  了”到這裏,底下倒有些輕輕嗡笑聲傳上來,好在這裏都是武人出  身,又素來知我鼓吹以兵家家度看待問題的傳統,不然沒準還有人和我急呢。

    “其根源,乃是我朝掌握了他們賴以生計的命脈,。。。。。。。。  聚息的祁連山、焉支山,失卻水草豐茂之地,部族日衰,胡族用武力也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隻好卑躬屈膝的內附朝,仰仗生息,這就很能明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