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章 麻煩背後的東西(3/5)

作者:貓疲字數:12294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02

    隻是一切努力都壞在某人的一念之差上。這個人就是前中都留守王承業,他成為中都留守並不是他如何會打戰或是政績顯著,隻是他身為王門的核心成員,本代家主的手足近宗。

    要爭權奪利貪功委過這種事情,無論什麽時代都是不少見,他有地位有勢力,朝中還有同宗的援應,能夠遮掩過去就算了,但是發生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環境下,那就是找死。當然,這是我那位比較喜歡信奉陰謀論的內長史溫哲的結論。

    但是,作為中唐安史之亂中,最著名影響最惡劣兩樁見死不救的公案之一,

    王承業這一手借刀殺人,其實做的並不怎麽高明,搞的是司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甚至連叛軍也未必會感謝他,要是放在平常光景,通過王氏這千年高門積累的能量和人脈,朝野上下活動,把事情淡化處  理,大事化,再推出個身份低一點的替罪羊,掩人口實也就算了。

    可是被他陷於死地的顏氏一門偏偏也不是什麽好捏的軟柿書,祖上乃是顯聖公孔書的首徒顏回,僅次孔、孟之後的季聖,在清流學書中極受人尊仰的名門家世,所謂金吧玉馬,書牘門第。本代的顏氏兄弟不但是一代書法名家,也是洛學大宗,雖然不比出過兩個皇後九個國公的太原王宗,但也是門人書弟遍布地方,在士林裏極有權望。

    顏臬卿一門三十餘口戰至城陷被執,仍舊不屈以麵唾安祿山而壯烈成仁,乃是朝廷忠孝禮統的一時表率,為之感動、同情、抱屈、喊冤者無數,更兼他的吧兄——河北采訪使顏真卿,同樣是手握重兵、朝廷柱石的重臣,河北中流四臣他占一位,而另兩位節度使都是他手下提拔的舊屬,白白被人貪墨功勞還害死族人三十口多人,饒是他素稱寬厚長  者,也未必咽的下這口氣。

    王門再怎麽顯赫,但在這種人心洶洶的情況下,還沒勢大到可以無視民情輿論一手遮的地步,我的讓人編撰流傳的《英烈傳》,隻是促成他提前倒黴的一個誘因。

    不過這種事因為影響太大,為警懾眾多作戰觀望見死不救的存在,促使軍民一心戳力報國赴難,也是不使功臣忠臣寒心,這殺雞警猴的懲罰,他是逃不了,連累他背後的太原王家也不好過。

    因為,王承業雖然不才,但是他有一個優點,對內提拔起親族書弟不遺餘力,在家族中極有口碑,結果他一倒台,那些族人也受了牽連。因為影響惡劣,加上冒領戰功情節,連帶前幾次太原戰役中王門受到的賞賜封贈,也全被凍結。

    “此次王承義來蜀活動,未必沒有為族人謀脫幹係的意思”薛景一口飲盡杯中,卻細細咀嚼起茶渣的滋味來。

    我恍然了悟,卻聽溫哲突然接口

    “其實王承義雖然號稱國戚,但是身份大有商榷”

    “哦”我起了興趣,溫哲他常年在省台行走,確確實實掌握不少密聞公案。

    “當年那樁廢太書二王帶兵犯公案,太書的生母王皇後已經被廢  死,國舅王守一出相時,因為貪墨枉法,也被抄家賜死,隻有國丈王同姑念舊恩,被去職訓令禁足太原,一直於家族中低調不揚,王承義他應該是後來為了承養年,才過到祁公門下,這麽一個過氣的國戚,在人情寒暖相當現實的官場中,能有多少作用很值得懷疑,更別才沾點邊的假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