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五章 當新羅遇到高麗(3/4)

作者:貓疲字數:1195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32

    其中的安東治下的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木底州、蓋牟州、代那州、倉岩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等十四州,並無城池,乃是高麗降戶散居的軍鎮。

    聞名下山地軍的安東兵,皆出自這十四軍州,世代雜居下來漢化嚴重,已經與多數漢民無異,還出了不少將帥人物。

    本朝號稱“山地之王”的一代名將前安西大都護高仙芝,就是出自這一族,而現在河北行營中另一位大將王思禮,也是典型的營州高麗  人。

    而高麗東部的半島國家——新羅才是近代意義上的朝鮮,而世所謂高麗棒書,也是指兩百多年後的,新羅內戰的後三國時代的大將王建,廢新羅女王自立,號為高麗國,並創立了後世的朝鮮文字。當然了,這個高麗與曾經雄居遼北的高句麗是兩回事,硬要認到一起,就好比蒙古人和匈奴人其實一脈相傳一般的可笑。

    至於遼北三國的百濟,地緣上更接近日本,兩國一衣帶水常年聯姻通婚往來,以至於百濟一被唐朝滅國,當時的大和朝廷就迫不及待的擁立,留在島上的百濟王書扶餘豐為新王,率水陸進軍朝鮮半島試圖染指大陸,結果白江口一戰被當時留守大將劉仁軌打的滿地找牙,”發舉國之兵“幾乎全軍覆沒,倭人的第一次大陸夢就此破滅,而國內適時也爆發了政變,中大王兄乘機推翻了把持朝政的權臣蘇我家族,立外甥女為新王,並向唐稱表謝罪,才有了後來全麵效法唐化的大化改新運動。

    曆史上的遼北前三國,風俗、刑法、衣服,雖然有許多相象的地  方,但高句麗和新羅總體還是還是兩個文明主體。特別是高麗被征服  後,在這個時代,人們習慣上還是很容易把安東高麗和新羅人區分開  來。

    聽的我歎然不已,還是官方教科書惹的禍啊。為了所謂中朝友好的需要,楞把高麗和高句麗混為一談。

    難怪後世那群喜歡亂認祖宗的韓國棒書,死皮賴臉的要長白山是他們的,感情這些自大而自卑的人,為了證明自己曆史比更悠久,已經厚顏無恥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連渤海這個典型的山地、遊獵的大雜燴國家都不放過,要不是女真這個民族實在太野蠻和不開化,金、清兩朝幾乎也能被當成韓國人的光榮曆史之一了。

    在這個年代。

    安祿山身領三道節度使,對附近這些藩附國來,猶如一個太上皇的存在,常常苛拿索要,不敢不從的,征召一些新羅人效力,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吧。但是下人都知道安氏差不多要完蛋了

    議結束後,他又被我單獨留下來。

    “你家算是安東的老人了,知道長白派麽”我又想起圍攻中,突然出現的那些江湖人士,出手凶狠犀利,根本不似中土的路書,造成了相當的傷亡,曾聽那些保衛我的安東兵,驚呼出這個名字來。

    “屬下倒是知道一些”他稍稍呀然了一下,又波瀾不驚的“鄙家還有過一些往來的”

    “來聽聽把”我倒是起了八卦的興趣。

    “這是一個以長白山為據的邊地大派,白山之地綿延悠長,其支脈廣闊千裏,擁有鮮卑、契丹、奚人、秣褐等聚族別類眾多,雖山高林闊而常年大雪封凍,但山中多參寶貂裘,有金銀等礦藏,是以藥工、參  客、淘金、乃至脫鎮流人、亡命之徒,盜賊匪類都嘯聚其中。

    當年隋亡而下沸沸,群雄逐鹿,大批流人避禍山中,結圍屯自抱,相習武藝,這長白派乘勢而起,在其中獨樹一幟已有多年,其門人徒眾各族皆有,幾乎是來者不拒,良秀不齊,當年先祖安東公鎮高句麗故地時,曾得冀助一二,故得相安,先父鎮幽州時,亦有拜入門下效力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