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典故與樞密院(3/5)

作者:貓疲字數:14200更新時間:2020-05-12 03:38:19

    “外。。。”

    其中一人哼哼兩聲。

    “對那些樞要來,外軍都是遠患,中軍大才是近憂啊。。。。”

    “再,由他們來,。。。武臣之首的郭令公已經自請分遣部曲於各道;河東軍峙敵境外實際困守在數千裏外的安東,對身在長安的李大夫顯然鞭長莫及了;河西軍星散各地已經名存實亡;最能打的安西北庭軍已經歸與朝廷號令之下;近畿的關內和隴右節度使,都是新成軍的人馬,軍械錢糧衣被都尚供不足,能自守地方就算不錯了。。。眼看形勢一片大好。。。”

    “為什麽朝廷已經厚賜遣還了西域背景的拓揭軍遲遲不對河西胡出身的義從軍表態,難道真的是因為財賦緊張麽。。。這些年被究舉出來的那些人大心黑敢犯下之大不韙,上下過手用路途勞損、鼠雀耗克扣的外軍用度的都進了自己的私囊麽,那些撐死才不過四五品的司寺堂部官真有這種膽魄和胃口麽。。多半無非是幫人斂財的替死鬼而已。。。”

    “啟年,這種話還是少。。。”

    “沒事,既然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隻是有感而已。。。”

    “那。。。我們還要在這裏等多久。。。”

    “等到那位李節帥開始合適的價碼嘍。。。”

    。。。。。。。。。。。。。。。。。。。。。。。。。

    “樞密院出大事了。。。”

    溫哲興衝衝的通報進來。

    “又搞什麽飛機。。。”

    我放下手中的名冊,瞪了他一眼。

    “今早有新科士子集體跪奏銀台門,舉發樞密院舞弊事,子震怒。。。”

    “。。。。。。。”

    這個所謂戰時總戎下征伐兵備事的樞密院,自籌備創立開始,就是一波三折沒有消停過,先是宰相們要求嚴格控製樞密院的職權和人員配屬,甚至希望把這個變成一個純粹養老機構,兵部也不希望頭上再多一個當家的,對人員配屬很不熱心。。。。後來又有戶部以國庫不足為由,拖延推拒遲遲不肯撥付到位,直到肅宗大動肝火,強令原戶部尚書告老,以戶部左侍郎李升為戶部尚書,以度支郎中劉晏,為戶部左侍郎兼鹽鐵轉運租庸使,以元載補度支郎中,這才平息下來。

    因此到現在的樞密院,還是個空架子,李嗣業以關內節度使遙領一個光杆左樞密使,從來就沒有上任過,隻有宮內省出來的樞密典簽一班人,在維持著這個部門年連公文都難得收到幾份。

    反而是遠在河北的三道巡查采訪處置大使,尚書左丞同平章事李泌,主持下的總章參事府,因為相對朝廷中樞離的遠擎製也少一些,這些年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搞的象模像樣的,下領內務廳和五方經略司分領攻戰、敵斥、驛務、訓做、營務、軍府、兵科、糧料、奏事諸房,基本繼承了原有下兵馬元帥府的大半職能。

    其中大部分人員,都是來自武學末期見習生,以及被裁並撤除的地方軍將,所謂要科班有科班,要宿將有宿將,要文化有素質,要老道有經驗。不但配合他在河北進行的丈田、理稅、清戶、治理亢兵浮官等工作能對朔方等中原諸鎮進行節略指導頗有成效,已經樹立起了基本的威信,與在長安扯皮中無所事事的樞密院簡直是壤之別。

    按道理這應該是一個相當清閑的部門,現在卻出了這個賣官的醜聞,本來朝廷買賣官爵,以籌備軍用的權益之計也不是沒有,連爵位和僧道度碟賣過。但是隨著局勢好轉戰事平息,朝廷發行官債、稅製統一、大開邊市外市諸多開源節流的措施下廷的財政狀況逐年好轉,這種東西也就絕跡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