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四百零九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1/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6828更新時間:2020-05-13 06:49:30

    “此子文武雙全。”馬謖開頭第一言就對陸遜做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文可治國,武可安邦,乃是當世奇才。”許是嫌一個文武雙全太簡單太不給力了,馬謖緊接著又出了這麽一句話來。當是驚得廳堂眾人傻了眼,這話真是馬謖的麽?眾人互望中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馬謖現在趙雲手下任職,偏將軍,這幾年來他在荊州的表現可稱得上優異,已經是眾人所公認的軍中又一後起之秀。並且潛力極大,完全可以讓人去期待他超出軍中“諸多後起之秀”的那一日的到來。

    公開的講,荊州軍高層對於馬謖的關注、期待以及肯定,已經超出了霍峻之子霍戈和上庸軍中的宗預,也就是把他放在了一個超出一般所謂‘人傑’的程度來看待的。不考慮武藝和家世,便是關興的成長高度,似乎也遠趕不上他。

    這樣的一個人物,可能對一個平庸之人發出如此讚歎麽?

    不可能,當然不可能,心高氣傲的馬謖豈是輕易服人之輩?更別這人還讓他心中不爽了許久。

    可隨著對陸遜了解的加深,馬謖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對方確實非同尋常,能讓自己那個姐夫看重,果然是了得!

    文安民,武領軍,陸遜的所作所為,馬謖自認不遜色,卻也不敢自己做的能夠比他還要好。

    雖然就整個江東而言,陸遜也僅僅是薄有聲名,論文論武比起江東現今擺在台麵上的那些文臣武將都要不起眼了許多,可馬謖是什麽人?他可不是一個光看表麵浮華的人。

    陸遜文治武功建樹不多,可深入分析之後呢卻能發現他在麵對這些時所采用的手段是最最合適的。馬謖不止一次把自己放到陸遜的位子上,思來想去,並不能比陸遜做的再好一籌。

    就以海昌屯田都尉為例,陸遜雖初出茅廬,卻能從當地土地貧瘠且連年幹旱的實際情況出發,一方麵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麵“勸課農桑,鼓勵生產”,政績卓著,以至於受當地百姓蒙賴,稱之為“神君”。

    馬謖沒有正兒八經的在地方府衙任過官職,這一點比起曆史上的他是要遜色許多的,在曆史上馬謖在任職丞相參軍之前可是先後履曆過綿竹令、成都令和越嶲太守的。

    而在這個空間中,因為劉憲的出現,馬謖早早的隨在了諸葛亮左右,沒有了堪稱豐富的地方文治經驗卻也跟著諸葛孔明更早的接觸到了全局政略。

    事事躬親,即便是在早期,在劉備集團還人才濟濟的鼎盛之時,諸葛亮的身上就已經在展露著這個苗頭,雖然很微乎其微。借助於諸葛亮的這一嗜好,馬謖在學習如何著眼全局的同時也稍微了解了一些地方紛雜。

    對於陸遜的文治之功,已經徹底投入軍旅之中的馬謖沒有像一般的武將那麽認為是不值一提,不以為然,他心中大概有個估摸,在那種情況下陸遜持續放糧所要承受的是什麽樣的壓力,以及“勸課農桑,鼓勵生產”八字又是何等的艱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