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九章 移民(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936更新時間:2020-05-15 00:42:23

    隻是雖然可以在京城考試,卻仍須本鄉命官委保,判監引驗,還得取得五名一同參加科舉者的互保文書,才可以在京城報名。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回川這一趟。

    到了年底,該辦的手續都辦完了,宋端平便和陳恪商量著,什麽時候好出發了。這時,便聽蘇洵道:“別急,等我我們一起!”

    兩人登時就震驚了,心你們家也有北京戶口?這隱藏的也太深了吧?蘇老泉心裏不屑道:‘你以為我白跑京城這多趟?’起來,前後蘇洵落第四五次,雖然自身一無所獲,卻早把科舉的所有門道給摸透了。

    大中祥符七年,朝廷頒布旨意:‘對於卓然不群、驚才絕豔者,許召有出身京朝官充保,所保不過三人。’即是,某些夠資格的官員,可以保送三人入京考試,這也是合法的。

    蘇洵結好雷知州,就有請他保送的想法,但後來被陳恪攪黃了。不過不要緊,蘇洵已經憑著幾篇巨論,在蜀中聲名鵲起,早搭上了更高的枝兒……益州知州兼兩川安撫使張方平,如果得到他的推薦,兩個兒子就不是去京城考試的問題了,更會名聲大噪,一隻腳踏進京城士林。

    秋的時候,三蘇去成都,見到了張方平,麵呈父子三人的作品,張方平看過之後,據頓時對這爺仨驚為人,認為他們必當名震下,不僅把父子三人準備的禮物退回,還給他們封了兩百兩銀子,作為出川應試的路費……

    更重要的是,他寫信給韓琦、歐陽修和梅堯臣,鄭重推薦蜀中的‘王佐之才’……前一位韓相公,又回到京城,任樞密副使,而後兩位是掌管大宋文教的高官,

    當時蘇洵還擔心,他聽張方平與韓琦、歐陽修等人有矛盾,也不知會不會碰一鼻子灰。

    張方平是大宋朝最頂尖的大臣,其經曆便是一本書,自然明白蘇洵的顧慮,便微笑道:“這幾封信你可直接到他們府上投交,他們一定會對你以禮相待的。而看到你們的文章後,他們也一定會相信我的話。”頓一下,他又道:“慶曆年間他們搞新政,目的是使民富國強,我是讚同的,我隻是不同意他們的一些做法,對於他們的人品,我還是佩服的,他們一個個都是好人,當然,我也是好人。”他著便笑了起來,最後正色道:“我舉薦你們,是向朝廷薦才,不存在私人感情。他們也必然如此……”

    慶曆年間的名臣的風度如此,確實是後世難及。

    ~~~~~~~~~~~~~~~~~~~~~~~~

    這次出川不比上次,可能很久都不會回來了,自然要把家事處理好。

    這次陳恪回來,陳希亮特地囑咐,把六郎也接到京城,一來全家人團聚,二來也好督促他學業。而四郎也要進京趕考,所以宅子就空出來。宅子久不住人便會塌壞,陳恪便幹脆賣給了潘木匠。

    宅子還好,麻煩的是陳家的債券和股份……雖然沒有刻意去經營,但十多年下來還是越滾越大,關係十分複雜。粗略一算,大概得有十萬貫左右。要大費工夫才能理清,更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結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