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零八章 捺缽(上)(3/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902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33

    兩人又通過了一百四十步,盡管無一中的,且蕭胡睹一箭脫靶、一箭沒有貫穿。趙宗績兩箭脫靶,但還是讓雙方官兵驚為人,這是在超距射箭啊!

    到一百五十步時,蕭胡睹隻有一箭中靶。而趙宗績有兩箭中靶。

    但兩人都沒有要停的意思,靶子挪到了一百六十步。

    蕭胡睹全都脫靶,趙宗績卻依然有一箭中靶……

    頹然把弓遞給手下,蕭胡睹垂著雙手,望著趙宗績道:“我能看看你的弓麽?”

    “抱歉。”趙宗績苦笑道:“我已經沒有力氣遞給你了。”他的手一鬆,那柄黝黑色,兩頭有球頭的弓,便落在他的貼身侍衛手中,那侍衛第一時間將其收入弓匣中,切斷了蕭胡睹的視線。

    蕭胡睹知道,人家這是保密,不過是委婉些罷了……

    其實論起射箭來,趙宗績在漢人裏算是頂尖了。但比那遼國頂尖射手蕭胡睹,還是差太多。不他隻會立射一種射姿,單他的膂力、準星和耐力,就比蕭胡睹差一截。

    他之所以能贏下這一場,全靠了那張神秘的黑色弓箭——那是一張集合了當代最優秀頭腦、後世先進經驗,經過兩年多時間反複實驗,才製成的帶滑輪、瞄準具的組合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戰鬥力。對武器的研究改進,一直是缺乏血勇之氣的宋朝人,十分注重的事情。甚至一國宰相,都曾經撰寫過《武經總要》這樣的武器專著。

    陳恪既然來到大宋,自然想為自己的國家出一份力。他很想把後世的知識,運用在這個時代,可惜隻恨自己是學醫的出身,不是學物理化學的,不會造槍造炮,也不會改進火藥。隻能在現有的冷兵器上動腦子。

    槍炮不行,隻有弓弩了。陳恪想到了世界上名氣最大的兩種弓,一種是英格蘭長弓兵的長弓,一種是蒙古人揚威下的組合弓。兩種弓的射程難分軒輊,但前者需要一米七五以上的身高才能開。要是低於這個高度,還得自帶板凳……顯然不適合平均身高一米六出頭的宋人。

    還是複合弓更合適,而且他在僅限軍備部門閱看的《武經總要》上,欣喜的了解到,宋朝的黃樺弓、黑漆弓、白樺弓、麻背弓,都是複合弓。

    從廣西都作院得到所有四種弓的製法後,陳恪又遇到了瘋子科學家沈括和超級製造家蘇頌。沈括本身就是製弓的行家,而且有著科學家的研究精神。至於蘇頌,你給他一個合理的創意,他就能給你做出合乎要求的成品!

    這兩個人搭配在一起,就造出了這張名喚‘射虎’的複合弓。其準度高、力度強,且省不少力,是當世第一弓也不算誇張。

    唯一的缺點,是成本太高了!目前一柄弓的成本在一百兩黃金以上,根本不可能裝備軍隊。

    分割

    又是四點四更,我想,不用多什麽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