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一七章 裁軍起風波(中)(3/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826更新時間:2020-05-15 00:45:02

    “什麽病?”陳恪一驚道。

    “眼疾。”

    “哦。”陳恪點點頭。

    包拯和歐陽修是開封府尹,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府尹一職,向來是給皇儲預留的。所以大多數時候,這個職務都是空著的,而以權知府行使職權。老包比較牛,在位子上超過兩年,‘權’字就去了,為開封知府;歐陽修才當了一年,但他本官太高,所以也去了‘權’。不過官場習慣,對官員都是高稱的,所以皆喚兩人為‘府尹’。這跟稱呼參知政事、三司使為相公,一個道理。

    京城重地,子足下,高官大戶如過江之鯽,事務錯綜複雜,所以這是一個重要而事繁的職位,非精明幹練德高望重的大臣主政,否則難以駕馭。包拯任禦史中丞後,官家和二位相公,經慎重考慮,認為非歐陽修不可。

    遂於去歲這個時候,任命五十二歲的歐陽修,以龍圖閣學士兼開封知府。但歐陽修卻上書拒絕。他在《辭開封府劄子》陳辭懇切,訴自己久患目疾、早衰多病,又忽得風眩,體力不支,要治理京城這樣的重地,恐力不從心。

    他還坦承‘臣素以文辭專學,治民臨政,既非所長’,而且正在全力撰寫《新唐書》,沒有那麽多精力管好京城事務。

    朝廷堅決不許他請辭,老歐陽隻得勉強走馬上任。他為政和包黑子完全兩個風格,一個是從嚴從重,震懾宵,一個是寬簡政治,引人向善。這兩種路線都有道理,關鍵看執行人的能力,歐陽修顯然不是他自謙的那樣‘治民臨政、既非所長’,他推行的寬簡仁政,把開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得百姓愛戴。

    但正如歐陽修先前所料,由於京都公務纏身,政事繁忙,他又是一個辦事認真的人,不得不日理萬機、日夜不停地批閱公文,處理各種事情,結果眼疾加重,雙眼疼痛,視力模糊,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今年幾次病倒,難以堅持正常工作,不得不告假在家中調治療養。

    “歐陽大人不是不知道京裏的狀況,”陳忱歎口氣道:“雖然臥病在家,但每日都要父親去向他匯報。他也極度向朝廷請求,擇一能勝任的官員代之,可現在,眼看就要火山爆發誰會去坐這個火山口?沒有人接手啊!父親他們一幹府衙官吏,隻能硬著頭皮撐著,誰知道哪,就會爆發出來。”著他一臉擔憂道:“出了事,父親是脫不了幹係的……”

    “至於六郎,爹爹,他跟街麵上的兵卒無賴牽扯太深,唯恐他跟著瞎摻合。”陳忱接著道:“,他隻要踏出家門,就再也不用回來了。”

    -----------------------------分割-----------------------------

    還有一更……六零已經更換域名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