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四五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下)(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7034更新時間:2020-05-15 00:46:00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宋朝大臣登時竊竊私語,眾文武這才知道陳恪在遼國竟大名赫赫,但從來不聽他提及,對其印象不禁又好了幾分。可這話不應該由遼國人出來啊!陳恪的官職比起貢獻來,確實有些‘難酬其功’,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他與某人走得太近的緣故。此事雖然大宋君臣心知肚明,但被契丹人揭開後,就上升到了有關國體的高度。

    如果陳恪的回答,不能很好的為朝廷挽回顏麵,或者言語間有怨懟之言,便是‘出言不謹’、‘有辱國體’,回頭就會有禦史彈劾他。

    關心他的人,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卻見陳恪好整以暇的笑道:“我大宋規製嚴謹,官員升遷自有成法,下官才二十多歲,中進士不到三年,便在大慶殿中能有一席之地,已經是皇恩浩蕩、驟然超擢、不勝惶恐了。”著看看耶律大林道:“像北朝那樣,中狀元不到三年,就能參知政事的,在我朝斷不可能。南北曆史不同、文化不同、規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的。”

    他這話溫文爾雅、不卑不亢,反擊也很犀利,宋朝人都鬆了口氣。

    那耶律大林卻笑容更盛道:“我大遼對於真正的人才,向來不吝超擢,哪怕他資曆尚淺,也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磨練,以使他早擔國家大任,斷不會讓明珠暗投的。”頓一下,語帶嘲諷的望著陳恪道:“讓一位狀元郎,去判武學院,怕隻有南朝這種‘人才過剩’的地方,才能幹的出來吧。”

    宋朝君臣又一次窘了,便聽陳恪淡淡道:“是我自己堅持要去武學院的,朝廷能答應,便是對年青官員的厚愛和栽培。再狀元也隻是明某次考得好,與能力無關,貴國的那位狀元郎,不是最好的例子麽?”張孝傑連番躺著中槍,在千裏之外連打了兩個噴嚏。

    “嘿嘿。”耶律大林笑道:“學士得好聽,但南朝文尊武卑異常嚴重,據十幾年前曾經設立武學院,但後來因為招不起生來,九十就關門歇業,不知道學士這次能堅持幾?”

    “我已經堅持一百了。”陳恪微笑道:“況且我朝不存在什麽文尊武卑,而是偃武修文,倒讓北朝誤解了。”

    “偃武修文的話,還辦什麽武學?”耶律大林嘲諷笑道。

    “下雖安,忘戰必危。”陳恪不卑不亢道:“惡鄰在側,我大宋安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學士的‘惡鄰’,是指我們大遼?”耶律大林冷笑道。

    “我的是黨項。”陳恪淡淡笑道:“我聽契丹人最是信守承諾,如果能嚴守盟約,自然是友好睦鄰了。”

    大殿中的眾人都看出來了,這耶律大林實在不是陳恪的對手。陳恪看似一直水來土掩、防禦為主,卻讓耶律大林拳拳打在空處,回合一多,契丹人的挑釁就成了癩皮狗似的糾纏,惡行自現,而陳恪自身卻不會被貼上好鬥的標簽。

    “倘若我們不遵守呢?”耶律大林粗聲道。

    “我大宋軍民日日北望燕雲,心懷金甌完整之念,但大宋乃君子之邦,既然有盟約在先,國內縱有怨氣,亦會嚴格遵守。”既然升級到事關國體,陳恪也就理所當然出劍了,冷笑道:“要是北朝背盟,我朝自然也沒有必要再被盟約限製,肯定會在第一時間,為遼主在汴京城,建一座符合身份的宅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