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五五一章 從沒有停止過的蛀蟲們:下(三更,三更到)(1/3)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6508更新時間:2020-05-17 05:53:23

    轟-6的信息化改造項目適應了軍隊受到海灣戰爭美軍表現的刺激後提出的新軍事學的目標:生產高技術武器贏得“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這一戰略目標主要是針對灣灣,但這其中也有很大的不足,即限於當時國內的軍備以及經濟發展條件,並沒有考慮到要與美國全麵開戰的可能……事實上中美之間全麵開戰的可能性低的無限趨近於零,但我們的軍備越是強大,開戰的可能性就越不是麽?

    通過對轟-6的信息化改造,證明了我軍已經將打擊力量的焦點從轟—6這個傳統的轟炸機平台向更為精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空射導彈方向轉變,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但與此同時,一股不太正常的思潮也開始蔓延起來,無數的專家、精英和所謂的學者們開始宣揚“超音速突防無用論”,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老掉牙的b—5。

    在對b—5進行了現代化升級之後,服役了近半個世紀的b—5搖身一變,從一個隻能幹糙活兒的中年大叔,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挺著巨大的大肚腩、行動遲緩卻又有一手精良暗器手法的刺客。

    從這個角度來,進行了信息化升級的b—5和進行了現代化、信息化升級的轟—6確實在很多地方還是很像的,比如兩者都是慢騰騰的亞音速噴氣式轟炸機,如果不進行信息化升級改造,都是上絕佳的靶子……

    “這些人真是這麽的?”林衛國完,林鴻飛滿臉的不可思議。

    他完全無法理解這些家夥的腦袋是怎麽想的,難不成這些家夥的腦袋裏塞的不是腦子,是草嗎?還空中巡航導彈卡車?搞笑也不是這個搞笑法子的,按照這個邏輯。咱們國家買的伊爾—76有最大40噸的載重量,還發展什麽轟—6啊,直接用伊爾—76改,不但載重量大,航程還更遠,轟6被改到極致最大載重量也不過9噸,9噸和伊爾—76的40噸載重比,哪個更厲害,傻子也知道。

    —5運輸機還有150噸的最大載重量呢,按照這個理論。反正真是一個平台而已,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空中發射巡航導彈的先進程度,那幹脆用—5運輸機改良多好?就—5那身板,機翼下掛1枚、機腹開彈倉裝個60枚、總計裝7枚ag—86係列或者ag—19係列空射巡航導彈絕對沒問題。為什麽美國人沒有去改?難不成美國人的腦袋裏塞的也是草,全都沒有想到這個辦法?

    “真是這麽的。”林衛國苦笑著點頭。

    他也不明白這話的家夥心裏是怎麽想的。突防能力。超音速轟炸機超音速突防的威力根本和亞音速轟炸機不是一個量級的。

    轟—6的機體太老舊了,隻是升級航電湊合用而已,屬於沒有辦法的辦法,能用大型運輸機改成超大型轟炸機的那是老美,老美有製空權,運輸機都可以來轟炸。但問題在於咱們能保證隨時有製空權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