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三章:強者的自覺(下)(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6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16

    總的來,“民族”和“國家”的概念不但在春秋戰國相當模糊,秦一統下之後也還沒有真正的形成。倒是因為漢朝的漢武帝劉徹對匈奴展開戰爭,大半個漢朝曆史都是在和匈奴打仗,漢朝期間出現了“民族”的概念,漢族也因此而出現了。

    華夷之辨在漢朝被形成一種思想有著儒家的功勞,五胡亂華後楊堅建立隋朝更是對漢族有著難以估計的貢獻。

    當時的楊堅是經曆了南北朝的陣痛,建立隋朝之後一直在打壓胡族的影響力,擴大漢人的影響力。但是後麵隋朝滅亡這一事情就中斷了,到了李唐時期因為李氏本身就有胡人血統,提高漢族地位弱化胡人的影響力等於是在打自己的臉,所以就采用“海納百川”來作為修飾,其結果是李唐經過武則的“武周”經曆的數十年的“滅亡”又原地滿血複活,但是到了李隆基重用胡人將領的階段……唐朝被胡人給滅了,然後華夏再來個五代十國。

    是不是扯得有點多了?其實沒有,現在(指呂哲穿越的時間)的價值觀是沒有民族概念的,華夏曆史很多時間都是沒有民族概念,到了近現代的“我大清”更是不敢提什麽民族概念(提了等於是在鼓勵漢人造滿人的反),所謂的“民族”和“國家”的概念還是那群“二鬼子”從西洋人那裏帶回來的舶來品。

    所以了,要是用楚國勾結百越來作為呂哲對楚國開戰的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腳,至少列國是根本不會讚同這個法的。

    不過沒關係,有句話叫“上有所好,下必趨之若鶩”,呂哲是個有“國家”和“民族”概念的人,而且很偏執的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向人灌輸,作為呂哲的臣下自然是自家主上怎麽就怎麽信,那麽其他國家怎麽想關他們屁事,他們反而要將自己的想法強迫到其他人腦袋裏,不然怎麽能彰顯自己的強大?

    蒯通的想法就是那麽直接:我比你強,所以我的道理就是你的道理,你不接受我的道理沒關係,因為我比你強就打到你屈服了接受為止。

    迎接儀式結束,與蒯通同車的呂哲聽完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看來對於百越的大勝讓包括蒯通在內的臣下心誌都暴漲了,有了那種“我身為強者”的思想,所以思想也得到“進化”,開始有一種身為強者該有的霸道。

    “也就是,民族啊、國家啊什麽的,列國……”不對,不是列國,而是呂哲潛在的所有對手,呂哲頓了一下:“他們不懂就要‘教’他們懂?”

    蒯通高傲地昂起了頭:“主上,我們殲滅了五十萬百越,自身的損失不超過三萬人,為什麽不能‘教’其他人道理?”

    所謂的損失不超過三萬人不是正確的法,實際上呂哲軍南征損耗的人手足有八萬,不過有五萬多是不算在對戰的戰損裏麵,基本是因為生病而脫離作戰序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