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五章:繞不過的坎(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8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32

    “本地土著”的大治是怎麽來理解呢?他們所謂的大治是民生安定。沒有出現餓死人的狀況,黔首對官府的統治持滿意和支持態度。

    曆朝曆代所謂的大治還真的就是保證不餓死人,老百姓能生活安定,並且對官府感到滿意和支持。那就沒有更好的詞來形容了。不對……儒家把這種情況稱呼為三皇五帝之治。

    呂哲的標準又是什麽?大概就是耕田的水利設施全麵覆蓋,縣與縣至少有一條國家標準的公路,縣與鄉、鄉與裏、裏與亭也要有次一級的道路,同時各縣的繳稅(含糧)也該達到一定的水平(既商業水平)。

    很明顯。呂哲是用“現代眼光”來鳥瞰自己的疆土,要真的是達到他所期盼的水平,他本人至少要活上一百五十年。乃至於像誰謳歌“我大清”的康麻子那樣“向再借五百年”,期間國家也沒有遭遇動蕩,同時開發也沒有被中斷,這才有可能形成那樣的建設。

    呂哲能活多久沒個譜,在他有生之年先不談能否做到一統華夏,哪怕是將南方的土地形成實質上穩固的占領那也算是“千古偉人”之一了。

    不管是在什麽時候,想要開發或者創造什麽就絕對離不開人,第二朝會的議題也是圍繞著該怎麽增加人口而展開。

    想要增添人口除了擴張地盤將原本不屬於自己治下的人口變成自己的之外,那隻能從鼓勵多生育入手。

    用行政獎勵來鼓勵生育起來挺簡單的,可是有著太多的東西需要進行詳細的考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年代,其實到了夜間兩夫妻除了“造人運動”壓根就沒什麽好做的,按照道理來人口的增漲根本不需要使用行政手段。

    然而,現在不是有什麽抵觸多生育的想法,也不是官府限製誰誰誰隻能生一胎,是受於生產力低下沒有足夠的糧食,或者是衛生保健落後,導致嬰兒容易夭折所困擾。

    呂哲想要鼓勵多生育的前提有許多,首先就是保證治下老百姓家中有糧食,其二就是從衛生保健來入手,沒有這兩個首要前提什麽都別想。

    糧食的保證又關乎到田畝的多寡,既是一家一戶有沒有足夠的田地來耕種。或者能不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使得一家一戶有足夠維持家用乃至於富餘的經濟來源。

    想要使糧食產量提升十分依賴於水利係統的灌溉建設,想要使得每家每戶都有工作崗位也要看商業是否發達。

    隻有商業發達了才會有林立的作坊(工廠),有了足夠的作坊才有工作崗位的提供,那麽打工的人又能從作坊獲得資金,有了資金才能購買食物。

    實際上什麽事情都是一環連著一環,基本是沒有什麽**事件存在。

    貿貿然發布行政指令,用著不成熟乃至於有漏洞的政策來鼓勵多生育,對於任何一個時代來都會造成一種對嬰兒潮的扼殺……或者叫蓄意謀殺行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