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四章:時光如梭(四)(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3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26

    甌民與雒民又被稱為僚人或獠人,他們根據《峒溪纖誌》的記載是“處於嶺表海外,射生為活,吞噬昆蟲”,基本是以打獵為生。其族群的特色是吃蜈蚣一類的昆蟲。

    到弩,《華陽國誌?南中誌》記載“吳人愛蜀側竹弓弩”,可見蜀弩的戰鬥力頗不弱。安陽王(開明泮)來自蜀地,在弓弩上的成就基本是不低。

    駱搖還向南陵中樞上報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蜀流亡貴族盤占之處,正是紅河縈回貫注地帶,每年雨季必匯為澤國”的這條情報最為重要。

    澤國啊,那該是什麽樣的一副景象呢?看看南郡境內的雲夢澤就該知道了。每到雨季雲夢澤就是一片有如汪洋的區域。

    南亞那邊的雨季經常是連綿不斷,意味著若是不能快速形成滅國之戰,一年可以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間也就是夏季的三個月。其餘的時候隻能是躲在建築物或者帳篷避雨,這對漢軍來是一種再陌生不過的戰爭模式,所要考慮到的就是軍隊是會被甌雒國的軍隊擊敗,還是被氣所毀滅。

    新生漢國的大臣們一直都沒搞明白自己的大王為什麽會對那片老是喜歡下雨的土地“情有獨鍾”,他們普遍認為嶺南已經是夠荒涼的了,現在目光又釘在更遙遠也動不動就會變成澤國的區域,極度懷疑有沒有那個必要。

    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講,在目前這個文明階段確實是沒必要去占領什麽南亞,畢竟那裏真的到處都是雨林,以現在的生產力來沒有多大的開發價值,呂哲一直拿南麵開刀有著自己的用意,那就是找點事情讓軍方去做。

    軍隊從來都是一個不安分的集體,他們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作戰,呂哲不在南邊尋找敵人,軍隊的目光就會盯向北方,必然會過早的參與到列國的戰事中去,那是呂哲現階段所不願意看見的。

    呂哲發展海軍和建設海軍是想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告訴麾下針對西南邊的軍事行動不是瞎折騰,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交趾那片地方可是有著全亞洲最優質的鐵礦和煤礦,而似乎開采起來也不是多麽的費勁。

    一旦有成熟的海軍,漢國占領交趾之後就能夠開采那裏的鐵礦和煤礦,隨後利用海路運回華夏本土。其實哪怕是不運回本土,在那邊建設相應的工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某方麵來也能誘使華夏政權牢牢地占據那片土地不敢輕易放棄。

    交趾那片土地不但有著優質的鐵礦和煤礦,一些珍貴的木材也是滿地都有,從經濟效應上來占據那塊區域的軍事成本可能不低,但是回報必然會更加的優厚。

    還有一點是呂哲多次透露過的事實,與交趾隔海相望的那邊還有著眾多的島嶼,那些島嶼之上盛產香料。

    地球有那麽幾個世紀是圍繞著香料在進行貿易,屁大一點的荷蘭因為掌握香料一度成為世界頂尖強國。

    現在是公元前二一六年,很多地方基本是屬於無主地帶,在有足夠的實力下不先搶奪地皮的所有權,難道要拱手讓予他人嗎?哪怕那種所有權是埋下一塊界碑宣示主權,呂哲認為也是非做不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